首页

搜索 繁体

六零年代好日子 第82节(1 / 2)

经常睡到早晨只有身子周围是温暖的, 被子的其他地方都不敢伸出腿出去。

这个时候有个电热毯多幸福啊。

“能加工出使用能源块的电热毯吗?”新海市是有自己的火力发电站的, 作为市区的单位宿舍自然是通电了,只是这个电压不太稳,又经常会停电。

电热毯这玩意其实是有点超出了管家的认知了,他在信息库里好一通好找, 才找到电热毯的资料。

又跟珍珍沟通了下电热毯的发热原理,亲自去工厂后台设计程序。

电热毯没什么技术含量,

程序设置好后小镇里的机器十分钟做出两条,

电热毯的外观上看起来就是一条花色正常的薄被褥, 开关缝在了被子的角落里, 可水洗机洗,

管家说质保50年, 随便水洗、手洗、机洗都没事。

珍珍给方卫东竖起来大拇指, 这下睡觉不会冷了, 还有一条给自己爹娘用。

至于她娘想要的大灶是肯定不能砌的, 还不如去定做一个带出烟筒的那种煤炭炉放在客厅,

既可以做饭做菜,还能取暖。

“对了,明天你变成麻雀去城里看看,记得共享呀。”

“好的主人。”

第二天,珍珍继续去了保育院,别人在玩她发呆,别人在哭她发呆。

方卫东先绕着新海市飞了几圈,新海市离海边几十里远,有山有海有河也有港口,地理位置很不错。

然后去了几个学校看了看,现在的小学是五年制,珍珍有算她的入学年龄,如果8岁上学,正好是77年上大学,这样就不用去当知青了,毕竟自己现在可是城里户口呢。

小麻雀飞去农业局,见到她娘在后厨里用冰冷的水洗菜呢,珍珍让方卫东多停留了一回。

后厨人不多,可农业局吃饭的人也少,因为有一部分要下基层去指导工作。

珍珍看了看觉得娘在这边做得还行,因为是新来的,不可避免地要比老员工多干一些活。

王红芬可不觉得辛苦,就上午忙一会,下午忙一会,其他时间就是唠唠嗑,也没啥好干的。

每天农业局的大厨在做饭菜的时候会稍微多做点,就怕下乡指导工作的技术员突然回来。

这样吃不完的剩菜后厨的人分一分,晚上还能带点回来。

离开农业局后,她指挥着方卫东飞到粮站。

转了一圈没见到韩铁柱,估计在屋里干活。

城里有好几家铁匠铺,

布局大同小异,屋内或者棚子内盘着一个大火炉,炉子旁是一个吹火用的风箱。

右边是是一个硕大的、高约半米多的树墩,树墩上安放着打铁用的铁砧子。

树墩旁放着一桶淬火用的凉水。

每家铁匠铺的生意都很红火,店铺外面排满了生产队的马车、牛车等,

这些牲口脚上的旧马掌钉坏了,需要铁匠打掉磨坏的掌钉,

再用铲刀铲去马掌上参差不齐的掌骨,最后把新马掌钉钉上去。

钉一副驴掌一块二,一副马掌两块钱,

另外还有打各式农具、刀具的。

珍珍瞧着马掌钉这点点的东西就要两块,自家的铁炉子不得要几十块钱吗,

不过自己出铁料,打铁匠出人工,应该要不了太多钱。

“娘,我不想去保育院了。”珍珍回家后撅着嘴跟王红芬撒娇。自己宁愿在家里发呆,也不想去保育院了。

“爹和娘要上班。平平、安安要上学,你是想和喜儿在家里吗?”自己上班的农业局后厨人多事少,虽然每天就一点点的活,晚去会没事,不去是不行的。

“不是不是!”听到要带着喜儿在家,珍珍连忙否认,她才不要带喜儿这个小拖油瓶:“我在家自己玩,要么让方卫东带我出去玩。”

王红芬并不知道方卫东是个机器人,一直以为她是毛驴精。

闺女就算是一个人在家,安全也有保障,就是这么小的孩子在家不去保育院,小两个月的侄女反而去了,

这家不是大人脑子有问题就是孩子脑子有问题:“我觉得还是不行,你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在家太奇怪了。”

珍珍无奈,确实是这样,现在才是62年春天,自己虚岁才四岁呢。

她决定明年就去上学去,学校总比幼稚园要好些,早点在外人眼中学会看书写字,这样自己还能抱本书打发时间。

好像那几年动乱时期学习会停课,到时候自己还是能赶在77年上大学的。

今天王红芬去接珍珍和喜儿的时候,在院门口看到自家这个小姑子是满面愁容,一看就有心事。

“铁梅,怎么了这是?”

韩铁梅笑着说没事,说完这句鼻头一酸,眼泪掉了下来。

王红芬立马手足无措起来,也不敢大声了,小声问着:“怎么了这是?”

韩铁梅眼含着泪强笑了笑:“没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