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89章(2 / 2)

知韫微微颔首,“等咱们回到咸阳,大概率就能得到腾叔父攻灭韩地的消息,如此,怎么治理就成了要事。”

她微顿,“哪怕郡县中的官员暂时不替换,但深入乡里、与韩地黎庶打交道的小吏,必须换成咱们的人。”

“这倒也是。”

冯纾点点头,“王上取韩地后,必定会置郡县,有郡守在,这些官员必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只要郡守把住大方向、小吏严格执守诏令,不怕他们搞小动作。”

诏令的制定,依靠的是以秦王为核心的中枢,诏令的执行,依靠的是最基层的小吏。

中间的官员,最主要的职能,就是方便中枢进行层级管理。

“诏令的执行是个妙事。”

知韫弯了弯唇,“尤其是在新纳的土地上,若是依靠原有的那些心向故国的韩地官吏治理,那对于新土的掌控力就会十分有趣。”

“何解?”

楼梧不解,“若任用旧吏,不就代表咱们大秦对新土的掌控力弱么?”

毕竟,他们对中枢阳奉阴违。

“得看朝廷的诏令啊。”

知韫看她一眼,轻笑,“若是善待于民、稳固人心的诏令,那自然是要阳奉阴违的。”

要么拖延,要么扭曲。

“可若是中枢未能周全地考虑实际情况,诏令本就有差错呢?”

她哼笑,“怕是都不必咱们想法子,他们就会帮着咱们执行贯彻,生怕这条虐民的诏令漏掉任何一个黎庶。”

在这片土地上,办事的效率是可以十分灵活的。

只要想拖,就能拖到欲仙欲死,想快,又能快到目瞪口呆。

两千年后如此,现在亦然。

就跟谈起始皇的功过,夸书同文、车同轨时,就说秦一统天下不过十几年,人心未定,根本做不到贯彻深入,但骂秦的暴政时,又能迅速改口说天下人尽受秦苦。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秦在干好事的时候,对于基层的掌控力简直跟纸一样一戳就破,什么好的政策都是后继的汉执行的。但秦在行暴政的时候,又能够基层掌控度和执行力爆表,将从秦故地到六国旧地的所有黎庶平等地敲骨吸髓、欺压到卖儿卖女都活不下去?

矛盾吗?

不。

看似矛盾,实则合理。

“你信不信?”

知韫讽刺笑道,“若秦一天下,孤下一道严刑酷法、横征暴敛的诏令,短短数月就能贯彻到最遥远的楚地?”

秦廷的诏令是今天到的,征税征徭役的小吏是昨天就已经开始干活的。

为什么呢?

因为自费八百里加急了。

(微笑jpg)

众人:“……”

草(一种植物)。

第866章 大秦(80)

一众尚未出茅庐的少年人见识到了世情险恶,不由得心头发梗。

“不如杀个干净。”

冯纾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既心向故国,那便去殉故国,难道没有他们,咱们大秦就不能治理地方了吗?”

“确实不行。”

楼梧冷静道,“县分大小,但无论大县、小县,所需吏员何止百人?只韩地也就罢了,若果真一统天下,至少会设有千余县,大秦拿不出这么多吏员来填补各县。”

就算将关中、汉中、巴蜀的吏员全部都抽空,也填补不了空缺。

“至少,短期内不行。”

庄灼补充了一句,“于基层吏员的填补,咸阳学宫无甚作用,而郡县学堂的吏员培养计划,也需要时间。”

要识字。

不仅要懂秦国的字,在彻底推广书同文前,至少需要会一个国家的文字与方言,不然无法与当地的黎庶沟通。

要通晓律令。

哪怕这些年陆陆续续修改、废除了一些秦律,但已经称得上复杂,再者,一天下后,律令也必然会做出调整。

——哪怕只要求这最基础的两点,秦国短时间内也拿不出数以万计的吏员。

除非秦国放慢统一的步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