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7章(2 / 2)

人家有如此大功,却并不跋扈,从不触犯律法,只是有些女孩家被娇宠出来的小小娇纵罢了,哪里是什么过错呢?

虽然咱们都知道上位您确实有点小心眼了,但难道就为着这点小心眼,就要问罪功臣,惹来百姓非议吗?

您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人家金陵郡主又不会造反,往后还是您的儿媳妇,连这样的人物您都容不下,教天下臣民怎么看待您?

刻薄寡恩的狼心狗肺之徒?

——综上,老朱都快重操旧业了。

不过好在,是当过正经和尚的,佛起来也很迅速,眼不见心不烦。

“我听阿爹说,他有意向要大封皇子和开国功臣了?”

说笑了一会儿后,知韫捏着一只盛着清茶的白玉杯,也不饮,只嗅着朦胧雾气中携着的那一缕清幽茶香。

如初春细雨,如山涧醴泉,清新而淡雅,润泽心田。

“确有其事。”

朱标于洪武元年受封太子,虽然之后朱元璋以“儿年未长、学未充、更事未多”为由拒绝了朝臣以他为中书令的请求,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对于朝堂之事一无所知。

——他疯了才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他是当太子,可不是考状元!

朱标微微颔首,“册封诸皇子为王一事,父皇与我提过,约摸在下个月,便会有明旨下发,至于大封功臣,我猜测会晚上一些。”

毕竟,如今的开国功臣中,如常遇春等战功赫赫的早在朱元璋为吴王时便已受封了爵位,如今说的大封,不过是基于此的调整与补漏,并不急于一时。

就比如常遇春,他现在已经是鄂国公的爵位,再封,也至多不过是调整一下封号和岁禄待遇之类的,怎么着也不可能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给他封王。

但封号、在国公中的排序之类的其实挺虚的,常遇春征战多年、劫掠的珍宝财富众多,也不全靠岁禄过日子。

——就挺随缘。

”谁问你这个了?”

知韫一点儿也不雅观的翻了个白眼,指尖点了点石桌。

“皇子既封,公主呢?”

她以手支颐,唇畔勾出一抹玩味的弧度,“太子爷,你觉得呢?”

“应当也会一起吧?”

朱标微愣,继而领会到她话语中未尽的意思,皱了皱眉。

“庆阳、福成两位堂姐都已在元年便受封公主,镜静她们正式受封的日子,应当也不会远了才对?”

口中虽这样说,但却透着几分迟疑。

显然,太子殿下自己也不是很相信自家亲爹的人品和行事作风,故而他说起话来,也没什么底气。

春枝暮 洪武元年,中书省、都督府成立,群臣请以皇太子为中书令,朱元璋不允,说“儿年未长,学未充,更事未多,宜尊礼师傅,习经传,博古通今,识达机宜。他日军国务重,皆令启闻,何必为中书令?”

春枝暮 意思就是,现在朱标年纪太小,应该专心学习,不能当中书令;以后他年纪大了,军国大事都可以过问,不需要担任中书令,说得好听是老朱看重太子,说得不好听……算了,我不说了。

第622章 大明 朱标(21)

“我看是不会的。”

知韫一拍手掌,挑眉笑道,“至于你呢,看上去也没什么信心?”

朱标:“……”

今日之朱标已非儿时之朱标,他已经非常深刻地认识到自家亲爹在男女性别上那顽固不化的刻板偏见。

是真无法反驳jpg

“我会试着去劝说一二。”

朱标以手握拳置于唇畔,轻咳一声,以掩饰内心的尴尬。

“镜静也十岁了,再过几年便要到议亲的年纪,既然连未满周岁的九弟都能封王,没道理她不可以。”

朱镜静也是打小跟在他和阿玉身后长大的,情分不错,替她张目一二也是应当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

他和阿玉是要大婚的,往后有了子息,有一半的可能是个女儿。

看着旁人的女儿得不到自己应得的待遇,他心里虽然看不惯,但也不至于太过愤慨,但换了自己的女儿享受这样的待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