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则带着几个女生,已经围在了建筑结构图前,低声快速交流着。
“结构图显示通风系统可能是个弱点。”
“劫匪的心理状态是关键,他们更倾向于谈判还是鱼死网破?”
“我们需要优先确认人质的安全状态。”
她们的思路更偏向于分析和智取,但与程煜、卫锋等“行动派”几乎不在一个频道上。
还有其他一些学生,要么茫然无措,要么事不关己地站在一旁,等着别人拿主意,仿佛这次的成败与他们无关。
整个指挥中心宛如一个嘈杂的菜市场,各个小团体各自为政,提出的方案南辕北辙,争吵声、辩解声不绝于耳。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屏幕上的倒计时数字无情地跳动着。
而在模拟室内,蓝若透过摄像头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她看到了程煜的急躁和试图掌控,看到了卫锋的勇武和缺乏变通,看到了苏晚晴的冷静与缜密,也看到了更多人的茫然与被动。
混乱,意料之中的混乱。程煜有领导意愿但缺乏大局观和说服力;卫锋执行力强但思维直接;苏晚晴洞察力惊人却难以在男性主导的嘈杂中发出强音。这些天之骄子,在失去家族光环的庇护、被迫依靠自身和同伴时,暴露出的问题比她预想的还要多。还有那个沉默寡言的周自珩。他至今还未有任何动作,只是偶尔抬眼扫过屏幕,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她一边分析,一边努力适应着被捆绑的不适,尤其是左肩胛处一道旧伤,因姿势不当开始隐隐作痛。
期间,按照规则,“指挥中心”可以有三次机会与“劫匪”通话,以“确认人质安全”为由进行短暂沟通。
第一次通话,苏晚晴率先拿起话筒,语气尽量保持冷静:“我们需要确认人质安全,请让她和我们说话。”
劫匪似乎还算配合,粗声粗气地对蓝若说了句什么,然后扯下了她嘴上的胶布。
蓝若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刻意压制的喘息,语速稍慢,但清晰:“我没事……就是这里空气有点闷,还有点冷……”话音刚落,胶布就被重新贴上。
通话结束。
指挥室瞬间嘈杂起来。
“说这些没用的干啥,倒是说一下几个绑匪啊……”
“会不会演人质啊服了。”
“她是对的,直接报信息反而会激怒绑匪,是我们太心急,光说问情况,却没有给出具体的问题。”苏晚晴一边说一边在写着什么。
然而,就在这时,屏幕上那个广角镜头猛地闪烁了一下,黑了——第一个监控被“劫匪”发现并破坏了。指挥中心的气氛瞬间凝重了一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