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94节(1 / 2)

【李治:绝无此事!这是谁编造的伪史?朕要诛其满门!】

武照连忙安抚陛下。

本就有风疾,动怒实在伤身!

………

秦念不意外李治的扮演者会否认此事。

很简单,李世民和李治都是爱屋及乌、爱一个女人就会偏爱她的孩子的典型代表。

《旧唐书》仅记载“杨氏生曹王明”,也就是说李世民的妃嫔杨氏生曹王李明。

宋朝却在《新唐书》写“巢剌王妃生曹王明”。

这个巢剌王就是指的李元吉,于是就有了李世民娶弟媳的谣言。

可李世民要是真爱所谓的杨氏,还想立她为后,又怎么会将她所生的第十四子李明过继给李元吉?

此外,现代考古发现了李元吉庶女归仁县主的墓志铭“杨妃以亡姚之重,抚幼中闱;某姬以生我之亲,从萦内合”。

意思是杨妃以嫡母的身份在宫廷内院抚养年幼的她,她的生母也随同居住于内宫。

李世民总不可能既娶弟媳,还让李元吉的姬妾庶女与弟媳一起居住。

这显然是宋朝将李元吉的正妃杨氏与李世民的妃嫔杨氏混为一谈。

秦念没有说出“杨氏”与“李明”之名。

虽然这只是个扮演群,但代入感太强。

她不希望李世民的剧本里,杨氏与其子遭受无妄之灾。

【秦念:当然是某朝的儒生啊,抹黑唐朝的皇帝都成他们的日常了。】

【秦念:赵匡胤。】

【赵匡胤:朕未曾命人编修唐史!!】

赵匡胤此刻甚至得感激天幕没有限制他这句话,不然真就是有冤无处诉。

【秦念:你只能确定自己没干这事。】

【赵匡胤:朕就此昭告天下,我朝不得伪造篡改前朝之史!】

李世民猜测赵匡胤就是覆灭唐朝的皇帝。

否则不会如此篡史以贬抑前朝。

赵匡胤“只能确定自己没干这事”,则他大概率如汉高祖一般,为开国之君。

汉朝前期的史书对始皇帝的评价亦是功过并论,但到汉武帝……

汉武帝,抑黜百家,尊崇儒术。

【李世民:儒家就如此好改史?】

第51章

唐朝之后的各朝儒生皆觉惶恐, 尤其是大明两朝的儒生。

他们是真信了宋朝编纂的史书,以为唐太宗真的娶了弟媳,并认为这是唐太宗的污点。

如今却是唐高宗否认此事, 而唐太宗怒于儒家改史!

尧舜禹之史为谬误,还可以说是儒家为周史所欺骗。

《新唐书》《资治通鉴》编造唐太宗的伪史,却是唐高宗亲口否认。

他们无法再自欺欺人。

【秦念:这可是儒家用来愚弄君王的绝佳手段,编造伪史来佐证自己的主张,蒙骗不够聪慧的君王那可是绰绰有余。】

如果只是误将两个杨氏混为一谈,秦念还不会如此揣测儒家。

问题是《新唐书》的记载还有:

“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乃止。”

——给李世民编造欲立弟媳为后的谣言, 还给魏征加戏份, 这就绝对是恶意为之。

【秦念:“聪慧”的君王, 会觉得儒家改的是前朝的史,抹黑前朝对本朝有利,对此视而不见。】

【秦念:却不知总会有自己的后代信了儒家的鬼话,蠢到“垂拱而治”, 加速亡国进程, 届时自有下一个王朝的儒家来抹黑本朝。】

刘彻觉得秦念在骂自己。

“朕听闻, 儒生皆认为始皇帝刻薄寡恩?”

朝堂内的儒家官员尽皆失色。

“始皇帝没有辜负任何一位功臣,朕却没有做到。既然始皇帝是刻薄寡恩,那在你们眼中,朕又是什么君王?”

“是朕小看你们了啊,儒家。”

愚弄君王, 好一个愚弄君王!

【朱元璋:儒家如何蒙骗君王?】

朱元璋原本坚定地认为唯有以儒治国, 国祚方能长久。

可三次天幕以来, 儒家的面目越发可憎。

他认为自己的”文采“才是十帝之中最低的,既然不懂,为了不被儒生所愚弄,他就得问。

秦念此人虽疯,但向来有问必答。

民心榜之首,万民所向之君。

想必秦念亦是心向万民,甚至向非其治下之民,才会如此积极出言。

——朱元璋并不知道这是时薪500带来的工作积极性。

【秦念:前朝亡了,为什么会亡?那都是因为没有遵守儒家的道理,只要遵从儒家的道理,国家就会变好,就能恢复圣王之治。】

武照与李治皆惊,他们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如此贬斥儒家。

他们都是以儒治国之人,但看到儒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