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让崔析忘记害怕。
崔析十分期待:谢谢阿家!
哄好了崔析,王适安拉过崔衍昭的手,放了一枚大小和虎符差不多大的玉石辟邪。
崔衍昭觉得它线条有点粗犷,但本来就是现实不存在的神兽,长什么样都正常。
王适安对崔衍昭介绍:邺城百里外曾有一座九层浮图,去地千尺,雄伟巍峨。
崔衍昭看看手里的辟邪,思考它和浮图塔有什么关系。
佛塔里也会供辟邪吗?
王适安:数月前,此塔遭遇雷击,塔顶铺盖的玉石仅剩了一小块。
玉石的熔点只在一千二至一千六摄氏度之间,而闪电核心击中区的瞬时温度可达三万摄氏度,就算是核心击中区周边,高温也可以令玉石瞬间爆炸碎裂。
能留一小块真不容易。
崔衍昭沉默地凝望着手里的玉辟邪。
这勉强可以算雷击玉吧?就是听着好离谱。
这么一想,线条为什么这么粗犷也可以解释了。
崔衍昭:难道它的形状也是雷劈出来的?
王适安脸一黑:是我这几日抽空雕刻。
崔衍昭:
崔衍昭大脑好久没转这么快了,原来是这样啊。难怪巧夺天工,浑然天成。
还好刚才没把心里话全说出来。
-----------------------
作者有话说:请以二圣临朝的合理性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我先来!
因为陛下喜欢,因为陛下喜欢,因为陛下喜欢重复一百五十遍。(狗头)
第144章 完结
自夏国除国后, 整个世界短暂地安静了下来。
近日无事,崔衍昭决定去看古代的长城。
大臣们知道后,纷纷表示要和陛下一起北上, 被崔衍昭以这次只是旅游而不是迁都的理由无情拒绝。
终于到达了朔州, 崔衍昭直奔主题, 登上长城。
这个时期的朔州是边防重地,住在此处的多为边军。放眼望去,是间错分布的军营。
和现代的城市形象大不一样。
崔衍昭穿越后第一次走得这么北,虽然风很大, 吹得衣袍簌簌作响,但还是心情振奋。
城墙沿着山脊蜿蜒起伏,连绵不绝。
崔衍昭找了个视角好的地方眺望。
这里空旷到了苍凉的地步,除了边军的军营,城墙上的烽火台和高耸垛楼, 几乎再看不到人类留下的痕迹。
空旷得像是随便喊一句都会听见回音。
崔衍昭想到了比如愁云惨淡万里凝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的一系列边塞诗, 心想难怪边塞诗的意境都这样苍凉。
这就是哲学家说的物质决定意识吧。
王适安牵住崔衍昭的手,阿昭今得遂愿,可还满意所见?
感受到覆在手上的灼灼热意,崔衍昭回神,转头就对上了王适安认真的目光。
崔衍昭一怔。
他鲜少看到王适安这样认真,此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不管怎样先肯定一下, 给了情绪价值再说。
崔衍昭于是点了下头。
王适安嘴角翘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