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茉莉回去房间,她又拿了一些旧衣服出来,让江母把那些旧衣服寄去乡下。
至于尺寸是不是合适,这不重要。赵国栋的妻子要是不能穿,还能给亲戚穿,多少也能还一些人情。
江母寄了东西后,她给赵国栋打电话。赵国栋所在的村子的村委会正好有一台电话,江母跟赵国栋说话也得快点说,电话费太贵了。
“我跟你叔叔说,我把我的这一份工作给你。”江母道,“你带着你的媳妇孩子回来吧。”
“妈。”赵国栋听到这话,没有惊喜,而是皱紧眉头,“是不是出事了?”
“没出事。”江母道,“你妹妹要毕业了,她自己能赚钱。你们准备准备,回来的时候提前说一声,我们也准备准备。”
赵国栋挂了电话,他回去家里,便跟妻子牛翠花说了返城的事情。
“妈要让我接替她的工作。”赵国栋道。
“你妈终于舍得让你接替她的工作了?”牛翠花不是那些蠢货,不可能跟丈夫假离婚,让丈夫回去城里。多少人假离婚,最后都变成真离婚,那些知青回去城里之后,他们另外再结婚,就不管乡下的老婆了,牛翠花不能把自己弄到那个地步。
“这话说的。”赵国栋道,“以后回到城里,在妈的面前,可不能这样说话。”
“在乡下就能说,在城里就不能说了?你们城里人还真是讲究。”牛翠花的身材比较胖,比较壮实,她能干地里的活,也能干家里的那些活,算是一个十分勤劳能干的乡下女人。
像牛翠花这样的女人在乡下比较受欢迎,牛家人当初想让牛翠花嫁给别人,夫妻两个人勤劳能干,日子能非常好过的。牛家人不是很喜欢赵国栋,他们认为城里来的知青吃不了苦,干活都干不好,还总是一副自己懂得很多的样子,不懂种地,还在那边指手画脚的。
“你妈要是早点让你接替她的工作,你就不用下乡了。”牛翠花道。
“我没有下乡,就没有跟你结婚了。”赵国栋道,他不怨怪他妈早年没有让他接替工作,当时的家里情况复杂,他妈也考虑过让他接替工作,他不愿意那么早就接替他妈的工作,不愿意让他妈在江父面前过分低头,“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我亲爸早死,我妈再嫁的。”
“知道,知道。”牛翠花道,“你妈又不需要贞节牌坊,你妈不再嫁,怎么养得了你,你说过的,我都记得。”
“记得牢牢的。”赵国栋道,“有了工作,我就能带着你们回城。你准备准备,看看什么时候合适,我们回去。”
“得跟我爸妈说一声,现在这个时间都要种地了。”牛翠花道,“我让我哥借了牛过来犁地,买了种子就要洒下去的。我们回城的话,地里的那些活也得安排好。还有,这土地才分的,我们要是没有了乡下户口,这地可就不是我们的了。”
“你是要去城里,还是要乡下的地?”赵国栋问,“你要是要乡下的地,我们就不回去了!”
作者有话说:
----------------------
第13章 迟则生变 终究还是说出口了
“不是要地,我是想着我们先种地,把秧苗插下去了,村里总不好再把地分给别人。”牛翠花道,“等到来年,他们再把地分给别人,也就分了。”
牛翠花确实有点舍不得那些地,还有就是她想把地种了给娘家人,娘家人好歹多种一年那些地。不是本村的户口,不能分地,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也不能分家里的地。除非是牛翠花这种跟知青结婚,他们夫妻跟孩子的户口都在本村的。
田地对于乡下人是十分重要的存在,牛翠花娘家人口多,多种一年那些地,也能多一些粮食。
“你那个大妹妹有工作,小妹又是个唱戏的,你妈的工作也就是交给你接手,不可能交给其他人。”牛翠花道,“我们在乡下多待一两个月,把东西都整理清楚。”
“那就等一两个月。”赵国栋是想早点回去,少在乡下受苦。可牛翠花说的话也没有错,这地都分了,眼看就要开始种地,当然得先要种一种。
“你先别跟人说你要接替你妈工作的事情。”牛翠花道,“不对,你跟妈打电话的时候,有没有其他人,别人会不会知道?”
“不大确定,我跟妈也就是说几句话。”赵国栋道。
“不管那些人。”牛翠花道,“多少人都想着接替父母的工作,不是都没有接替成吗?等一两月,再说你能接替工作,地都已经种下去了,总得让我哥他们把粮食收起来了,他们来年再种。村子里又不只是你是知青,还有其他人是知青呢,保不准别人也想着要先把地种下去。说句难听的,要是你回城了,中间又出了事情,还是能回来乡下的。”
牛翠花多少有些担心,赵国栋的家里情况复杂,又是后爸又是后妹妹的,还有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小妹,同母异父的小妹。不说城里那些人,就是在乡下,乡下有这样情况复杂的人家,有不少事情的,各种纷争都有。赵国栋在城里的生活一定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