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恨不得肋下生双翼,直接飞走,她想,蜡做的翅膀也成。
与此同时,裴清璋正在楼下的隔间里,面对着隔间墙壁监听隔壁众人在说什么。她听不懂日语,但又必须要速记,作为录音的备份——每次这样做的时候她都觉得不止一个备份,自己也算一个备份——只好用罗马拼音记下来听不懂的部分的发音,伺后再想办法翻回来。
幸好里面还有个翻译,有个她算是比较熟悉的翻译,能够帮上点忙,通过判断这个人的语气,她就能大概判断说话的日本人的意思——至少是倾向——不至于完全抓瞎。
光听这些76号的汉奸说话,除了阿谀奉承就是阿谀奉承。幸好里面的万小鹰,主要负责翻译中国人的奉承和日本人的客套、废话、指使和傲慢。她不知道在日本人或者会说日语的人看来万小鹰算不算翻译得好的,她觉得蛮好的,至少听万小鹰她就能基本明白,还能从一个人的嘴里判断出另外两个人的神情、态度、以及目的。就是不能判断出万小鹰的。
刚才在餐厅撞见万小鹰,给她吓一大跳,要不是有个心理准备,她都要结巴了。万小鹰见到她,还是端着一如既往的热情向她走来,握她的手,和她寒暄,问她怎么在这里。她搬出常规说辞说自己是过来找人——反正那些法国人,也的确会跑到这里吃饭,尴尬地碰头要怪就怪日本人和唐惠民,不选国际饭店偏偏选这里。
她问万小鹰为什么在这里,万小鹰倒是一点也不避讳,笑着用眼神指一指背后的日本人和唐惠民,说陪上司来宴客,“我吃都没得吃,一路只能说话。”那样子,就好像是和家里亲友出来吃饭、而万小鹰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一样。
裴清璋陪笑,然后告辞。虽然说今天的任务主要不是她来执行,她的主要目的是监视,记录他们说话的内容都是次要的,主要是一旦生变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大家撤离,尤其是汤玉玮。
照以往,她该觉得这是危险的一线了,上去之前会再三考虑——哪怕没得考虑——而且会觉得其实有更好的人选、更好的方式,用自己来监听,真是一边监一边听,一个人干两份活的准资本家行为。这一次不同,这一次她没说什么就接受了,不为待遇不为安全性——她在这个位置还更加不安全——她为的是汤玉玮。
一旦生变,她第一个通知的人是酒店的服务生,但最终解救的目标是汤玉玮。
为了汤玉玮。
里面的众人开始喝酒了,尽是举杯劝酒的声音,她虽然还握着笔但不再记录,重新捡起脑海中的线头腹诽这一次的任务设计得有点天真。密码本要不要偷,要。但为什么不设一些更好的做法?比如说半路把箱子掉包了(“压根就没有这种可能!”),或者让酒店的工作人员混进去(“根本就不许人进去!”),非要让汤玉玮从员工通道的楼顶从上往下吊进来,快一百米高,翻窗进去,翻窗出来,太危险了!
汤玉玮还安慰她,说不要紧,说没问题,说她平衡性很好;最后见她还是不放心,只好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外面都是特高课,又不准换洗东西,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出来啊。”
总之要快,必须要快,她记得自己说,像是重复任务指示,汤玉玮则笑笑,“你放心,我动作很快的,”拍拍她的手,“倒是你,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你通知我之后就赶紧撤吧。”
她本来想说“我怎么能放下你一个人走”,转念觉得太过亲密,只好说:“按任务,我得协助你快速撤离,在现场想办法拖延才对啊。”我怎么能抛弃你呢。
汤玉玮只是笑,她有一点儿想嗔怪对方小瞧自己,但终归没说。那样也很亲密。
半年多过去了,她的生活里,公董局的工作变少了,越来越少,让她有些忧虑;但中美所的工作越来越多,收入不算多却稳定,减轻了她的一些忧虑,而且中美所的事情绝大部分时候都有汤玉玮陪着她一起做,仿佛汤玉玮一下子就成了她的事业伙伴,她以前要瞒着汤玉玮的事情,现在反而可以依靠汤玉玮了,放在一年前肯定觉得不可思议。她不否认和汤玉玮在一处无论是工作还是游玩还是假装游玩实际上工作,她都很快乐,再艰难复杂危险的任务她都愿意接受,只要汤玉玮在自己身边。
也许自己从来都不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需要一个人作为依靠。以前可以独当一面,是迫不得已。现在可以依靠了,权且……
可你依靠她,你们到底算什么呢?你对她的情感到底是什么呢?她不止一次在黑暗中躺在床上问自己,尤其在那天带着汤玉玮进自己的房间给她看那个樟木箱子的之后。其实她事后后悔自己的举动,觉得这样看扁了汤玉玮,也辱没了自己。
可要不这样做,难道就心安理得地收下吗?她做不到。钱是一回事,汤玉玮的心意是另一回事,自己的选择,再是另一回事。第一个是借口,第二个是事实,第三个……
第三个是一道题,她像个参加困难考试的学生,知道答案却怀疑答案的正确。
前阵子她和母亲又吵了一架。母亲说她再不嫁人就是老姑娘了,嫁不嫁得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