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黄朗的朋友圈里那都是些什么人啊,教授、学者、作家、出版社……要是红叶能被这其中的任何人注意到,哪怕不能帮她重拾写作信心,那也起码是极大的鼓励。
光靠韩小闲一个人是帮不上红叶的,甚至再加上孙巧书,加上红叶在天曜累积的读者们,大概都拉不回一个决心放弃创作的创作者。虽然当韩小闲告诉孙巧书红叶即将封笔这个坏消息后,这位忠实书迷以相当肯定的态度她,红叶会继续写作,但如何鼓励到红叶,孙巧书便支支吾吾了。韩小闲没把孙巧书的话放在心上,毕竟那没有任何事实根据。
而如今,事实根据来了。
黄副教授夸赞了红叶的书。
这人眼光高,点开了韩小闲叁天两头在朋友圈吆喝的网文或许是为了讨好她,但主动分享到自己朋友圈那就一定是觉得这小说有可取之处的。
在韩小闲点赞前,关仪君和几个大学同学都已经给黄朗的分享赞上了。
一码归一码,前男友再阴魂不散让她烦,该说谢谢还是要说。
然后黄朗立刻给她出难题。
晴朗:这位叫“红叶”的作者就是你之前对我生气的原因吗?
韩小闲:抱歉……之前我对你乱发脾气,是我不好。
韩小闲:请你吃饭,赔礼道歉。
晴朗:吃饭不必了,告诉我发生什么事吧。
韩小闲挺无语的。要是有人要请她吃饭,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她都会毫不犹豫地点头。民以食为天啊。然而到她要请别人吃饭,却一次两次都被拒绝。
怎么了,爱不爱吃饭也是种男女差异不成?
韩小闲:故事挺长的,叁言两语说不清。
她心想,而且和黄副教授没什么关系。
不过此男好像是铁了心要和这事扯上关系了。
晴朗:见面说吧。
晴朗:我这几天出差,下周二回乙市,我们周叁斐波那契见吧。
斐波那契是什么玩意儿?为什么黄朗用如此理所当然的语气约她在这个地方,好像他们已经在这里见过很多次?
韩小闲:斐波那契?数列?
晴朗:就是以前的上城咖啡。
……啊。
是他们谈恋爱的时候常常去泡的咖啡馆……
在大学城,就是之前韩小闲和洪晔见面的地方。
那家咖啡馆重新装修后改了名,韩小闲当时专心顾着工作,只注意到新招牌很洋气,既不是英文也不是西语,是韩小闲完全不识的语言。如今见黄朗称之为“斐波那契”,她反应过来,曾经的上城咖啡改头换面,成了“fibonaicafe”,而黄朗也改头换面,约她在只剩地址还维持不变的地方。
一丝宿命感让韩小闲心里发毛,她将其认定为文字工作者的多愁善感并很快抛之脑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