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61节(1 / 3)

郝大珰把自己当做聋子,这哪儿是他能回答的问题。我说陛下诶,说得您不给太子殿下节制天下兵马的权力,太子就拿不到一样。

天幕一出,不说武将,光是数以万计的士卒,都会拥护太子,这兵权,您给不给,区别也不大。

更别提元泰二十一年太子去山东,就已经毫不掩饰地收拢了山东的驻军了……

元泰帝也没指望郝大珰回答,“去把老二叫来,整天窝在屋子里算怎么回事儿?”

安王:“……”

您老毛病又犯了,却来找我这个前太子,是让我教九弟怎么造反,以防被废吗?

“闲得慌!”安王锐评。

真就是闲了,才又开始东想西想。

“实在无聊,小九不是在闹腾事儿多吗?也不见您接手啊?”

“……朕只是担心他太激进了。”

“天幕都有了,九弟隐私都曝光了,您还担心这次他乱来不成?”

要是乱来,谁知道还有没有下一世,会不会又被曝光。

元泰帝:……

“如今这盛世景象还不好吗?挑什么挑?”

元泰帝:……

“这才是盛世之景啊!”马车里,东宁郡王望着比东宁干净整洁许多的街道,再看来往之间,哪怕没有洋溢笑容,却也不会是带着一脸苦涩的百姓,不禁发出乡下人进城的感慨。

等再到了郡王府门前,进了王府,更是被中原王朝的底蕴所折服,相较于这,虽然比起他在东宁的“王宫”小了那么一点点,但是价值却远超“王宫”,更没有一丝暴发户的表现,一花一木,一桌一椅,全是中原文化底蕴的体现。

“要不说还是本王有远见呢。”

有远见的东宁郡王去拜见了元泰帝和太子,而后第二天又专程给东宫递了拜帖,献上厚礼,第三天去与归顺的慎侯交流了一番,之后还出乎意料的,把自己才五岁的大孙子给抱到了葛家,拜了葛韬葛老先生的长子为师,说的是要学习中原文化。

慎侯见状,怒拍大腿,“好阴险的东宁郡王!我好心告诉他京城内情,他攀关系竟不带上我!”

对此,东宁郡王表示:“你外孙以后是亲王,外孙女是公主,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慎侯就不说话了。

而大梁宗室弟子,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已经在经业书院,卷生卷死了起来,就是赵扶光与瑞王,都没有逃过课业的增加。

反倒是原本在鉴正堂的蒯谌,已经跟着邓国公主姜琦一起前往安南驻使馆,开始实践了,让一众年轻的小豆丁们好生羡慕。

“这一转眼,就就要过冬了,蜂窝煤那边怎样了?”

“已初有成效,蜂窝煤的难度并不大,主要是实验各种存放环境的影响,以及在各个领域的燃烧情况,采矿技术方面,只能逐步改良,怕是要一些时间。”

“经费可还够?”

吴桐尴尬笑笑,“经费就没有说够的时候,且户部那边,东宁的建设又拨出去不少,老大人们一个个都火气旺得很,工部去催钱,都是祖父他们亲自去的。”

他们这些小喽啰去催,那就真的是当出气筒的了。

“咳咳,这不是都为了未来嘛,等明年,等明年灭倭,有的是银子。”

当然,银子再多,也不能一起投入市场,但你就说,是不是明年,就有足够多银子了嘛!

“说起倭岛,孤可是跟曾卿说了,要回来的过年的,现在还一点动静都没。”

“三千兵甲一个未回,高丽那边也没有异样传来,那就是无事,想来一切顺利。”

“孤就怕他寻刺激。”他们这些习纵横的,一个个都在钢丝上跳舞,不得不忧心呐。

被忧心的曾离,此时正在倭岛王宫之中,歌舞升平,好不快活。

“曾上使,你帮寡人看看,王妃本王该选哪一个为好?”新的从旁支扶起来的东樱王一边给曾离袖子里塞银子,一边恳切地拿着好几张画像向曾离问策。

曾离收了收宽袖,笑容都更真诚了几分,“大王信任,离岂有不应之理?”

说罢,便根据这些画像和资料,分析了起来,既是分析,也是一种教导,东樱王疯狂汲取重点,这些可都是以前学不了的!

“所以,在我看来,首相之女最好,首相权势再重,也威胁不到王权,而其女为王妃,先君后臣,利益使然,王妃只会偏向大王,如此,大王可无忧。”

“那将军之女?”

“将军有造反的能力,其女为王妃,一旦生子……”

东樱王大悟,“多谢先生指点,寡人如听天音,茅塞顿开啊。”

他是绝对不会重蹈覆辙,让武将控制王权的!

直到冬月,曾离向东樱王提出辞行,东樱王尚一脸不舍,碰到一个只在意正统,又爱钱爱美人就可以拉拢的中原上使,可太不容易了,怎么就要走了呢。

大梁的船队在回程的路上,而天幕,再一次亮了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