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的建议再次在他耳边响起,他望着玻璃,慢慢思索,仿佛那街景已经毫不重要,给予他的只有时间流逝的提醒。
社团活动还算举办顺利,他今日内心烦躁,有好几缕丝线纠缠,在这些事情面前,爱好变成阻碍的石子路,让他心情消沉,如今倒是一人在车上,独自坐着,松一口气。
他坐车到最后一站,这里已是远郊,四处无人,他下车,慢慢从公交站沿更偏僻的道路走,进入一条路灯稀疏的林道。此刻六点有余,天已经黑了半边,视野就像重度近视的电影滤镜,蒙上灰色的雾。
沿着林道一直深走,过一座桥,见到一间别墅。
他掏出钥匙,开门,屋子里阴沉的气息扑面而来,寒气逼人。
顺手打开所有灯,在玄关脱下围巾,拐入客厅,这边的灯倒是开了,同父异母的大哥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里面播报着新闻。
管家前来,颔首点头问好:“尺言少爷,您回来啦。”
他露出微笑,点点头。
他把东西放在沙发边上,此刻已是饭点,走到餐厅,看到菜码丰盛。
自从母亲死后,家里就失去插花的情趣,女佣也遣散大半。后来父亲性情越来越古怪,家里更加人烟稀少,以往的佣人一个不留,偌大的房子冷清异常。
现如今剩一个陪伴他们二十多年的管家,管家很能干,独自把屋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饭桌上不出一言,大哥总是故作自傲,性子别扭,在饭桌上从不讲话,老三沉迷于实验观察,草草吃几口便回到房间去,整个餐厅只有碗筷碰撞声。
尺言吃到一半,站起来,端起盅滚沸的羹汤,烫感让他下意识摸耳垂,接着熟稔拿起碗筷夹菜,各色菜式都添上一点。他出餐厅,下去地下室给父亲送饭。
通往地下室的路并不阴沉,开门,一股烟草味,水烟蒸腾。
尺言看到父亲乱糟糟的头发,目光落在他凌乱的衣着,他轻喊:“爸。”
地下室颓废和神秘共存,残存威严,那个人影身旁洒满烟丝,阿拉伯水烟的气息散发着刺鼻香气,尺言放下饭,父亲并未回应他。
地下室里摆满水烟壶和书籍,灯光昏暗,尺言想回头再看一眼,最终还是停住目光,直直往回走。
他上楼,回到不常住的房间。
他喜欢白色、黄色,屋子里却到处阴暗昏沉。父亲年轻时很喜欢这种色调,否则不会将屋子设计成不透光的样式,墙壁灰压压,他自小看着,已经习惯如常。
尺言在市区上学,平日都是住在城里的公寓。家里规定的周末回家吃晚餐,他不期待也不排斥,毕竟他们甚至算不上家人关系,犹如一盘散沙。
同父异母的大哥,比他年长三岁,两人没什么话题,自己同胞兄弟老三整日沉迷于实验之中,冷冰得像机器。最小的弟弟与父亲同住,怕光又怕生,半年见不到几回。
听说父亲最近和一位仍在大学的青涩少女接触,生下一对双胞胎。
尺言躺在床上想很多,忧郁的性子使他不得不细心到每一方面,他曾幻想过早日借口上大学去遥远的地方,可不过半秒钟,他迅速被愧疚拥簇,想法变成罪过,不再异想天开。
作为兄长,在自己还是孩子时就照顾老三,未来还要拉扯小弟,身上责任重大。父亲的行将就木让他想象到不久后的家庭状况,家族地位一落千丈,群起攻之。
他时常会意识到自己的幼稚,也意识到自己过分早熟,与同龄人相比,他羡慕他们的无忧无虑,自己只能俯仰到自己愈发愈远的歧路。
令人羡慕不已的出身,实际上是束缚,他也许是不在意,也许有时会在意,看似幸福的家庭条件为他带来的是平静。母亲难产去世,留下孤弱多病的弟弟,他不爱待在家里,常常往外公家去。
父亲放纵他跟着外家,这注定他拿不到瞩目的地位。他的性子的确不适合成为继承者,更适合默默付出。
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属于天生配角,他看着两个弟弟出生,母亲死去,父亲永远浮掠而过。
窗外的雨停了。
自己在学校里带上一层厚厚的面具,回到家里来,只剩一层空荡荡的躯壳,现在连他都分不清究竟哪个才是自己。
百般矛盾交织,也许每一个人都是这样,透过雨幕,也难以看清楚每个人。
尺言的手开始暖和起来,他翻找明天、后天的天气预报,昏昏入睡。
直到第二日,天刚刚清早出门时刻,管家来帮他关门,关心问他两句:“您下次什么时候回来,我准备晚饭。”
尺言垂目:“都要上晚修,下个星期吧。”
借口只对管家有用,这个家门其实来去自由,他也没向任何人提起,只是蒙蔽自己内心,假装自己心安理得。事实上,待在学校内不比待在家里轻松多少,压力总是无形到来,有时压得他喘不过气,有时他感觉连自己都不重要。
天是亮的,今日晴朗,他仍旧戴着围巾。尽管是周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