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第一贪官 第681节(1 / 2)

“好,我一定不让你失望,我一定让你服我。”

“我不仅让你服我,我还要让你主动上书为我说好话,为我请功。”

“到了那时候,就该他朱元璋心慌,睡不着了!”

就这样,两个人在一番心口不一的示好之后,沐英就解除了叶青的软禁,并带领他去完善最后的上任手续。

很快,叶青就成为了四川布政使司衙门,左布政使办公书房的主人,以及这座衙门的主人。

与此同时,叶青也解除了随行精兵对他们的包围。

当天下午,沐英领着叶青一行人,并带领一众属官部将和本地土官,来到了最好的成都大酒楼。

沐英领着叶青,每一桌打了个照面,接受他们的敬酒之后,就一路往他们的包厢而去。

包厢之内的大圆桌上,尽是最后特色,也最为出名的川菜。

沐英这个比叶青先来四川也没多久的人,却开始如同本地人一样,介绍起了这么些菜的特色。

叶青也权当没来过一样,认真的听介绍。

恰到好处之时,他还给了一些,类似于‘原来如此’的回应。

吴用和沈婉儿,还有那俩丫鬟,看着这一幕,也只是偷偷的笑而不语。

谁说他们叶大人从来不会给人面子?

这不,挺给人面子的嘛!

其实,叶青还真不是不会给人面子,而是他是否给人面子,需要看人下菜碟!

酒过三巡之后,沐英就好奇问道:“叶大人,我想知道,你上奏搬迁的地方是哪里?”

“我始终想不明白,你把这一省政要搬迁到哪里,陛下才会如此下旨。”

叶青听后,也是给予了沐英一个赞许的眼神。

叶青点头道:“沐帅不愧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说没看我的奏疏,就没看我的奏疏。”

沐英不好意思道:“惭愧,其实我真的很想看,甚至还拿起了小刀,准备刮开蜡封偷看。”

“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叶青一脸无所谓道:“这很正常,你能忍住,就足以说明你的人品。”

“我要搬迁的地方,是灌县,距离都江堰最近的地方。”

“只有搬到了那里,我们才能随时随地的,去监督河工。”

“也只有搬迁到那里,当地的百姓,才会相信我们,把都江堰建设得更好的决心。”

“只要都江堰最好的发挥作用,都江堰灌区的千里沃原,才能长出最好的粮食。”

“届时,我再引进宁波水稻,再加以研究,亩产破千斤,绝对不是问题!”

“”

沐英在听到是要将布政使司衙门搬迁到灌县,以及搬迁理由之时,虽然表现出对叶青治世眼光的佩服,但也不至于太过震惊。

可他听到‘亩产破千斤’之后,真就是差点就惊掉了下巴!

不仅是沐英,可以说在座的吴用、朱棣、朱橚,沈婉儿和俩丫鬟,以及沐英的副将,都惊得瞪大了眼睛。

他们都知道叶青有提高农业产量的本事,哪怕是沐英也听说过。

但他叶青在雁门县搞出亩产五六百斤的水稻,在宁波府搞出亩产七八百斤的水稻,就已经是奇迹了。

现在他竟然还想搞出亩产破千斤的水稻?

这是要奇迹三连?

好一阵子之后,沐英这才不可思议的说道:“叶大人,时至今日,都江堰的灌区灌溉面,可有着两百多万亩的耕地。”

“你知道亩产千斤,代表着什么吗?”

“这代表着丰收之日,就是起兵收复云南之时啊!”

“别说是亩产千斤了,就算是引进你雁门亩产六百斤的稻种,也可以让我大军不用考虑粮草消耗的问题。”

叶青一听这话,当即就灵机一动。

不错,他又想到了一个作死的机会,尽管不是什么多好的机会,但也聊胜于无吧!

怎么说呢?

苍蝇再小也是肉,还是都不放过为好,万一就成了呢?

其实,叶青还真没把握搞出亩产千斤的水稻,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运气好的话,就能搞出亩产千斤的水稻。

可要是运气不好的话,他就搞不出来了。

首先,他不会在这件事情上不尽心,毕竟这也算是他临走之前,为这最后一个汉家王朝做点实事。

但他却愿意把自己的命,交给这说不准的运气!

想到这里,叶青就端着酒杯道:“沐帅,要不,我立个军令状?”

“你好好练你的兵,明着告诉将士们,第三年的秋收之后,就是起兵之时!”

“而且,我也跟着承诺全军将士,一定会在那个时候,按照亩产千斤的总额,拿出规定份额的军粮,一定让他们人吃最好的粮,马吃最好的草!”

说到这里,沐英和在场的众人,也是再次一愣。

尤其是吴用,更是觉得他家这千杯不醉的叶大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