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胡惟庸就加快了步伐,故意把孔克表甩在后面。
可也就在此刻,胡惟庸的嘴角就有了一抹不太明显,也不太纯粹的淡笑!
而他们的身后,
刚把女儿嫁给朱标当侧妃的吕本,只是目光深邃的目送他们离开,然后又目光深邃的看了一眼太子东宫的方向。
东宫书房之内,
朱标刚刚回来,就召见了毛骧的高徒蒋瓛。
“胡惟庸必定会写信给李善长,你这就去盯好他,务必弄清楚他写信的内容,以及李善长回信的内容。”
蒋瓛领命之后,立马就准备办事去。
可还不等他出门,就又被朱标给叫了回来。
朱标只是三分淡笑道:“这件差事,毛将军办得很好,你作为毛将军的高徒,可不能办差了。”
蒋瓛看着此刻的朱标,突然就有了一种强烈的感觉。
但这种朱标像朱元璋的感觉,又很快就没了,就像是突然的错觉一般!
第173章:叶大人赐甲朱元璋,朱标要杀胡惟庸,郭老爷变身郭将军!
蒋瓛拜别朱标之后,换了一身民间的行头,牵着马就出了宫。
也就在他走出皇宫的后门东安门之后,立马就有了一种出狱的感觉。
这种感觉以前从未有过,也就是在那么一瞬间,从朱标的身上看到朱元璋的影子之后,这才有了这种出宫如出狱的感觉。
但这种感觉也只是一瞬间就没了,依旧像一种强烈的错觉!
午后,
那位负责给李善长送信的信使,走出胡惟庸府的后门之后,先是习惯性的看看两边,发现没人之后,这才压了压斗笠,牵着马快速走到大街之上,没入人群之中。
也就在此刻,蒋瓛从巷子里探出头来,目送他离开之后,这才去往城门口的茶铺。
在他看来,在这里喝完茶之后再跟上,才是最合适的时候。
反正目的地都是位于濠州的李善长府上,他这样做可以保证跟得不太紧,还能在最后不错过李善长拆开信封的那一刹那。
当天戌时初,
濠州城的城门即将关闭,城里等待外出的百姓,城外等着回城的百姓,都在出示自己的路引。
进城检查路引的排队队伍之中,胡惟庸的信使拿出路引待查,蒋瓛也拿出路引待查,二人相距不过十几个人的位置。
二人进城之后,并没有马上去往李善长的府上。
胡惟庸的信使非常的警惕,也看得出来是个老手,他在城里到处晃荡,先是找个客栈住下,这才开始吃晚饭。
蒋瓛也不着急,反正跟着干就对了。
终于,时间来到了夜阑人静的亥时!
只看见两道黑影如同鬼魅一般,先后往李善长府上而去,都是这方面的高手,都可以做到不被对方发现的同时,还不被巡街衙役和军士发现。
李善长的书房之内,满头白发的李善长依旧挑灯夜干!
他现在还在为濠州的建设而努力,一副虽然不在朝堂,也依旧倾尽全力为君分忧的样子。
其实他也不是在演戏给谁看,朱元璋虽然让他退下来休养,但也让他同时管理濠州城以及城内的勋贵家眷。
对于这些明面上的差事,他绝对是一丝不苟的!
尤其是濠州大案被叶青捅破,那么多勋贵家眷被斩首示众之后,他对他们的约束就更加严苛了。
是为了完成朱元璋的差事,也是为了保全淮西勋贵们!
万事有度则彼此相安无事,万事过度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善长想要的就是万事有度,勋贵们贪拿有度,皇帝自然也该拿捏有度!
“老爷,天色不早了。”
也就在此刻,管家在门外提醒道。
李善长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不要管他,就继续干了。
管家也是无奈,他只是在离开的同时碎嘴道:“这也叫做退养?都满头白发了,还在帮陛下办差。给朱皇帝办事,哪里又有退养一说哟,干到死就对了!”
“”
管家的声音不大,但也足以让趴在李善长书房屋顶上的蒋瓛听到。
只是蒋瓛并不准备举报此事,甚至还觉得人家说得有那么的三分道理。
但他作为毛骧的高徒,接受的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的教育。
他不举报这件事,除了因为觉得说得有道理之外,那就是这话不是李善长说的,只是一个不配他举报的管家在背后的抱怨。
不久之后,蒋瓛又看到管家去而复返,只是这一回他却带来了胡惟庸的信使。
不错,
蒋瓛为了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迅速抢占这个位置,他并没有跟着信使弯弯绕,直接就来到了这里。
见信使到来,蒋瓛便完全贴地式的趴了下去,并又轻又缓的把瓦片扒开了一点。
书房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