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自然是给燕儿的,她自己就吃白粥配咸菜。
燕儿见状也没有说什么,等下个月她拿回月例,娘就愿意吃好些穿好些了,不必着急。
她一面吃饭一面叽里咕噜的将入府半个月的事情都依着给周氏说了一遍,只是略去了很多辛苦的不好的地方。
她心想还是不要让娘太担心了,总归日子还能继续过。
她扬起笑容,欢喜地告知:“娘,我月例可是有两百文呢。在府里吃住都包了,根本也花不到几个钱,等下个旬日我就带娘去买肉吃,吃个痛快!”
但周氏还是满脸心疼,她是吃过苦的,怎么会不知道女儿隐瞒了些事情,为奴做婢、身无自由,却也是她能给女儿找的最好的路了。
她眉头展开,强撑住一个笑容:“那娘就等着燕儿的孝敬了。”
燕儿心里还有件事情,之前答应了少爷要去问问刘婆婆自己是怎么想的,但她要怎么去问呢,感觉有点不合适。
好在刘家也有一个年纪和她差不多的孙女,因着她们两家是邻居,也是经常玩耍走动的,关系一直很好。
“娘,上午我想去寻春玩儿。”
周氏刚开始不是很情愿,她还是想女儿多陪陪自己,但耐不住燕儿撒娇,说自己在府里都找不到合适的玩伴,可把她寂寞住了。
也只好应允,只是说早去早回,饭点前一定要回来。
燕儿吃完早饭便去了刘家。
刘家是个小商户家庭,有些余财,因此家里也有几个奴仆伺-候。
燕儿常来常往的,刘家人都认识。
门房是样貌憨厚,身材精瘦的陈叔。她听刘家二小姐刘寻春讲过,他是七八年前南方闹洪灾,带着一家子逃难来的江城,迫于生计,只能全家卖身为奴。
“陈叔,今天二小姐在吗?我来找她玩。”刘寻春在家排行二。
陈叔憨憨笑了声,招呼道:“燕儿小姐来了,二小姐在呢。”
刘家不大,燕儿自然熟门熟路,但她还是没有乱闯,就在门口捎间等着陈叔的妻子张氏来领她去。
张氏要话多些,可能是周氏这几日串门的时候提及过,因此张氏知道燕儿去徐府当丫鬟的事情,这年头,能在大户人家当丫鬟其实是件体面的事情。
因此张氏便语带艳羡,不住的问燕儿在徐府的所见所闻,燕儿也一一作答了。
刘寻春正在家里小花园里绣花样,今日天气怡人,总是在房间里做绣活会把眼睛看坏,她便换了地方。
她同燕儿关系好,长的也有些相似,都是圆脸圆眼,颇为可爱。只是鼻子像她母亲,鼻根不高,样貌便寻常了些。
一见燕儿,她欢喜的要跳起来:“燕儿!你怎么来了,听说你去徐府当差了,我还以为要好久才能看见你。”
燕儿和她手拉手的见过礼,坐下来随意闲聊了几句。
“寻春,刘婆婆今日身体如何,也是许久未见了,这会我方便去见个礼吗?”燕儿心想总得找个理由去见,不然这祖孙差了三代的人,还真是想不起来什么场合能顺理成章见面。
“最近柳絮飘飞,祖母有些犯咳疾,不过不碍事。我们一起去看看,祖母一直也很喜欢你的,一定愿意见你。”
话说的是简单,但寻春还是给贴身的丫鬟杏儿使了个眼色,杏儿便退下先去老太太那请示一下。
“你在徐府过的好吗?我听说徐府的规矩极重,你会不会觉得不适应……”刘寻春从见了燕儿开始,便放下了手里的绣活,放到一旁的绣篮里。
她没有因为燕儿去做奴仆,而她是可以呼奴唤婢的主子便看低她。而是为她的经历感到忧心,她是怕燕儿遇到不好的主子,磋磨了她。
燕儿摇着头否认:“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严苛。我跟其他的姐姐们各司其职,其实日常是谁也不干扰谁。至于主子,我是在六少爷院里,至今还未见过其他少爷小姐呢。”
寻春闻言点点头,看起来安心了些。又安慰她:“这事其实也有好处。你家……”她顿了下,斟酌了一番,才接着道:“毕竟是家无余财,若是有这样一段经历,开了眼界,对你将来的婚事也是有好处。”
刘寻春不过也才将将十岁,张口闭口提的确是什么婚事、嫁娶。燕儿虽然不是完全懵懂的孩童,但也还没有产生羞涩的情绪,只是觉得好笑。
“太太莫不是已经在给寻春姐姐相看了?怎么提起我的婚事来,且还早着呢。”
寻春沉默了,而后低着头,羞红了脸,又点了点头。
燕儿这才惊讶起来,她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却没有想过这种可能性。
虽然市井人家定亲确实早,但刘家毕竟还算富裕,她以为怎么也得十二三岁才会考虑吧。
“这……说定了?”
“还未下定,但大抵也快了。”
燕儿看着寻春稚嫩的脸庞,不知怎么,竟然说不出恭喜的话,满脑子都是刘太太有点太过心急了。
“那你,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