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又遇到了连绵的暴雨。
洪水肆虐,冲垮房屋,淹没农田。
百姓流离失所,只能站在高地上,望着被洪水吞噬的家园,无助地哭泣。
孩子们光着脚丫,在泥泞中奔跑,寻找着能够果腹的食物。
黄石和士兵望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曾誓死保卫西楚,保护百姓,却在此刻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即便不愿,大军还是穿过了灾区,进入繁华的城镇。
不过,所有的繁华却如同虚幻的泡沫,一触即破。
城中的贵族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高楼林立,灯火辉煌。
他们身着华服,手持美酒,在宴会上谈笑风生,仿佛外界的苦难与他们毫无瓜葛。而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却只能在狭窄的巷弄里苟延残喘,为了生存而挣扎。更有甚者,易子而食,只为在这残酷的世界中多活一日。
黄石望着这繁华与苦难并存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千。
他曾随老王爷李元胜南征北战,见证了北燕的辉煌与衰落。
如今,这盛世繁华之下,却隐藏着如此深重的苦难。
这一刻黄石更加坚定,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上位者的无能与挥霍。
从前追随的陛下已经沉迷于权力与财富之中,早已忘记了百姓的疾苦,忘记了作为君主的职责。
当夜幕降临之时,大军在驿站处驻扎。
篝火旁,士兵围坐一圈,一边吃着馍馍,一边诉说着各自的见闻与感受。
他们的声音中充满着愤怒与无奈,对西楚这片土地上的苦难感到痛心疾首。
有人站起身,望着满天的星辰,缓缓说道:“我们曾以为,只要打胜仗,就能为西楚带来和平与繁荣。
可现在我才明白过来,原来我们错了。真正的和平繁荣,不是靠武力征服得来的,而是需要上位者的智慧与仁爱,也需要每一个百姓的共同努力。”
“可如今的情势……”
话至此处,谁人都不再言语,只有火堆里的火焰“噼里啪啦”地响着,却更让人觉得此夜寂寥。
之后的日子里,大军继续前行,每到一处都是城门巍峨,气势恢宏。
但士兵们的心中却没有了初时的激动与自豪。
与此同时,大军即将班师回朝的奏报已经送到了楚云轩的桌案上。
他随意看了几眼,随即下了一道旨意:五日之内,长安城城门关闭,任何人不得进出。
……
明月山庄依山傍水,四季如画。
春日里桃花嫣红,夏日中荷叶田田,秋风送爽时枫叶如火,冬雪皑皑下松枝苍翠。
这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仿佛是一处世外桃源。
时光悠悠,苏珏在云中郡还算安稳,就算之前出了乱子,也丝毫不影响云中郡的安定。
倒是先前宋小姐与何少爷殉情之事闹得沸沸扬扬。
不过这些沸沸扬扬还闹不到明月山庄这里。
苏珏几人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
微服嘛,就得有个微服的样子。
除了每日与郡守楼明见面,祠奉楼诚也总是不请自来,和陶庄沈爷喝上几杯,临走时还得顺走一壶,倒是自在。
不过两三日的功夫,他便成了山庄的常客。
这一日,天光正好。
苏珏昨日向郡守楼明借了云中郡的郡志,此刻正与李安甫细细研读。
“先生,这上面记载的‘龙泉井’是整个云中郡的水源,据说水质清冽甘甜,不知是否就在附近?”
苏珏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县志,望向远处蜿蜒的山路。
“没错,龙泉井确实不远,就在明月山庄的后面的那座山后。但明月山庄里的水却不是出自那里,你若有兴趣,不如我们一同前往探寻。”
李安甫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于是二人便沿着明月山庄后面那蜿蜒的山路,缓缓向山后行去。
一路上,鸟语花香,清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苏珏边走边为李安甫讲述着沿途的草木名称、山川地理,以及那些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李安甫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点头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