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箭矢拔了下来,里面塞着一张字条。
字条内容极其简短,规规矩矩的五个大字:
子时,梧桐镇。
梧桐镇。
李明月知道这个地方,是小瓜州之外一座荒僻的小镇,人烟稀少,每至深夜时常有人听闻凄厉的尖啸,过路人路过此地时离奇失踪更是常事。
百姓间私下传言这镇上有厉鬼出没害人——这类诡异之地,州县志上也有过记载。
梧桐镇吗……
李明月自然不相信怪力乱神之事,向来这种地方,更适合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蛰伏,李明月回想起那日……
他与长孙姑娘刚到小瓜州,就听到百姓议论这里常有土匪作乱,官府却一直找不到这群土匪的老巢。
更可怕的是,原本荒无人烟的梧桐镇夜晚却有厉鬼出没,实在怕人。
土匪……厉鬼……梧桐镇……
李明月一边思忖着那些土匪恐怕就藏在梧桐镇中,一边推开了屋门,发现地上静静躺着几只乌鸦。
“兄台既然来了,何不现身一见?”李明月朝院中喊道。
然而,无人回应。
李明月踢了踢地上的乌鸦,乌鸦却突然化作一滩血水。
……
不多时,被楚云轩邀请过来的几位“被打”的王室子弟此刻也到了北辰殿中。
他们看到自己父亲跪在一边,慕容清则是站在一旁的时候,他们哪儿能忍住这口气。
“扑通—— ”
他们一声跪下便开始数落慕容清的罪行,什么出言不逊,什么目无王法,手上有点权利就无法无天。
说的是声泪俱下,天花乱坠。
楚云轩嗤笑了一声:“也罢,像你们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账小子,兰台令打了就打了,也没什么要紧。”
脸上还没怎么添彩显然还不够重,看来他的兰台令还是收着劲儿的。
其实,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再争辩也是无用,倒不如顺水推舟的与慕容清陪个不是,这件事估计也就过去了。
谁曾想,这几个小子实在被宠的无法无天,又实在目中无人,连王权也不顾及。
他们见苏珏不回应,越说越起劲,甚至直接口出狂言还原了事发现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原来陛下是真的看重慕容大人,想必是慕容大人伺候人的功夫了不得,一哭二闹,三上吊,今天还真是开了眼界!”
“慕容清!你不过是个挂名的五品兰台令罢了。
一个荆州南安县来的土鳖,真以为在长安待了段时日就能跟我们这种身份平起平坐了吗!”
“陛下,慕容清如此猖狂,您不能坐视不管啊! ”
中贵人灵均闻言,立马喝止他们的狂言狂语,可看到楚云轩已经微微变色的表情,还是迟了。
然而事态的发展比中贵人灵均设想的更糟。
一旁站着的慕容大人低了低头,像是鼓起了什么勇气一般,又抬头直视楚云轩的眼睛,眼角氤氲出一滴泪来,颤颤巍巍道:“臣虽卑微之命,父母也不在人世,自觉礼仪不够周全。
可臣耳朵也容不得这些肮脏污秽之语,更是愧对陛下的信任,臣若苟活,只怕有损陛下的清誉……”
说完,苏珏一言不发,像个失去了生气的提线木偶,他摇头苦笑,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只见苏珏深吸一口气,步伐坚定而沉重,他动作很快,迅速抽出楚云轩放于殿中的长剑。
那剑锋利无比,寒气逼人。
“陛下!臣去了!”
苏珏横剑于颈前,已有鲜血溢出。
此一刻,过往与现实重合。
楚云轩眼中尽是太子殿前自刎的血色。
那时的楚天佑猛然挥剑,剑光如龙,划破天幕,也划破了他最后的犹豫与挣扎。
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朝服,也染红了楚云轩的心。
历史重演,楚云轩只觉得天旋地转,眼中只有慕容清眼中含泪的决绝模样。
“慕容清!”
楚云轩大喝一声,立即走下御座。
第172章 欲擒故纵(三)
“慕容清!”
楚云轩大喝一声, 立即走下御座抢下苏珏手里的长剑。
这一次,他可以有挽回的机会。
长剑沾染了鲜血,“咣当”一声落到地上, 砸得人心头沉闷无比。
“是寡人给他的底气,你们认为如何啊?
帝王之威在这一刹那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几个狂傲的小子脑子显然还没转过来, 把头埋进地底, 不敢说话。
陛下给的底气, 那自然是不一样的。
可他们根本咽不下这口气。
这边, 苏珏本来就是演的,现在有了台阶,自然是顺着台阶而下。
但还是得演一把。
“陛下, 让臣去吧!臣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