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缓缓开启,文武百官们依次步入大殿,按照品阶站好。
楚云轩的身影在御座上若隐若现,脸上无半点喜悦的神色,反而布满了阴霾。
“众卿平身。”楚云轩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从地狱深处传来,让人心生寒意。
百官们起身,却无人敢抬头直视那高高在上的帝王。
大殿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衣袍摩擦声,才打破了这份死寂。
“寡人近日听闻,有人私下议论太子之事,可有此事?”
楚云轩突然开口,声音中尽是不可忽视的冷冽。
百官们心中一惊,纷纷低下头,生怕自己成为那个被点名的倒霉鬼。
大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只有楚云轩的呼吸声在回荡。
“西楚的太子,岂容那些平民百姓妄加议论!”楚云轩怒喝一声,拍案而起。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大殿中的每一个人,仿佛要将他们穿透一般。
“陛下息怒!”
百官们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
他们的心中充满着恐惧,生怕楚云轩一怒之下,真的要再次大开杀戒。
果不其然,楚云轩的下一句更加冰冷无情,“传寡人的旨意,民间有胆敢议论太子者一律绞杀,诛其九族,以儆效尤。”
之后楚云轩长叹一声,挥了挥手,“众卿退下吧。”
百官们如蒙大赦,纷纷起身告退。他们走出大殿时,都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那高高在上的御座,心中五味杂陈。
“这皇城,何时才能恢复往日的安宁啊……”
之前的那位老臣低声叹息着,他的声音在寒风中消散无踪。
……
自从那夜起,苏珏便夜夜梦魇,有美好的,自然也有痛苦的,再加上府衙里也有不少事,一连几日下来,苏珏整个人都憔悴了。
楚越见苏珏这几日都心不在焉,常常在书桌上就打盹,总要被楚越戳一下才能清醒。
今日休沐,楚越倒不想再扰了苏珏清梦,索性撑着脑袋呆呆的注视着他,仿佛时间都变得格外漫长。
而当许攸揣看沈爷送来的信和身后站着的客人陶庄,在门口来回踱步,也不知该不该进去说一声,又怕万一自家先生正与夫人情好,自己恐怕多有尴尬。
再三思量后,许攸还是抬手叩门:“苏先生,苏先生?”
苏珏向来觉浅,这么一惊便醒来了,楚越连忙别开目光,刚想伸出去触摸的手也迅速缩了回来,心里不免咬牙切齿的埋怨许攸真会挑时间。
“嗯?”
苏珏迷迷糊糊的抬起头,看向门口处,又转头看了眼楚越,后者正装模作样的看书,像是压根没听见敲门声似的。
“是许大夫吗,进来吧。”
闻言许攸推门走进来,陶庄却还是站在门外。
许攸拿着着信到了跟前,说道:“先生,沈爷的信。另外门外有一叫陶庄的要找您。”
苏珏一听陶庄这个名字,瞬间便清醒了许多,他一边接过信拆封开来,阅读了两行字便猛得起身,之后又恢复了平静,“许大夫,让他进来吧。”
“是,先生。”
第143章 白衣鉴查(三)
“是, 先生。”
有了苏珏的话,许攸立马出去将人领了进来。
一进门,陶庄先行了个礼, “大人,陶某这厢有礼了。”
语毕,陶庄并未抬头, 只等着苏珏开口。
“今日休沐, 你来是有什么事吗?”
苏珏紧了紧身上的毛毡, 声音平润。
听得此言, 陶庄因为年纪原因并不挺直的背稍稍直了几分,似乎是心里揣着什么事,他迟迟没有言语, 目光却在屋内来回做着打量。
方才一路进来, 陶庄已经被侍中府的精致华丽所震撼。
他并不是没见过世面,而是除了太子和金将军的府邸是中原风格之外,楚越的府邸是他见过的第三个如此风格的府邸,而且比之之前见过的更加繁琐精致。
如今进了这内院, 陶庄更是觉得别有洞天,除了惊讶, 便是一阵不可名状的难受滋味。
如此奢靡, 不知用了多少民脂民膏。
想到这里, 陶庄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打着补丁的布包, 然后恭恭敬敬地放在苏珏面前的书桌上。
苏珏诧异地打开布包, 里面赫然是他之前给他们的银子, 未等他说话, 陶庄继续言道, “大人,这钱陶某受之有愧。”
“为何受之有愧?”苏珏抬头去看眼前现在的陶庄,身形干瘪瘦削,浑身上下唯有眸子清亮,一看便是自有风骨之人。
“俸禄本应该是朝廷所发,大人拿自己钱贴补于理不合,况且陶某没有什么建树,所以受之有愧。”
陶庄的声音不疾不徐,态度不卑不亢,只是平静的阐述自己的想法。
如此表现,更让苏珏对他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