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话。
每个人都各自安好。
此时的十二楼静谧无声, 岁月静好。
这一晃, 张怀瑾已在此住了将近一个来月, 每日行程莫过于读书, 写字,闲暇之余便与小苏元嬉闹一阵。
苏珏虽对他说过,不需要那么多的繁文缛节, 但张怀瑾依旧是寅时一过便起身, 洗漱完毕后,便开始复习前一日苏珏所留下的功课。
由于近来苏珏身体不济,一睡睡到辰时也是常有的事,此时张怀瑾便侍奉在苏珏左右, 帮苏珏打水擦脸,奉茶更衣。
苏珏曾多次告诉张怀瑾, 不需这般周到, 毕竟将他留下是让他读书明理由, 而并非是为了服侍自己的。
可苏珏说了几次, 张怀瑾还是如此, 故而也就顺其自然。
除此之外, 张怀瑾也觉得这十二楼是个十分有趣的地方。
其中有一身穿白衣白衫, 看起来风流潇洒, 举止间又有一丝缥缈的人经常故意去逗弄小苏元。
每次都气的小苏元呲牙咧嘴, 最后去找先生。
先生将小苏元护在身后,笑着和那白衣人说,“裴公子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和小孩子一样。”
“小苏元这么可爱,我逗一逗怎么了,苏珏公子难不成这么小气?”
想到这里,张怀瑾微微扬起了嘴角,回想起第一次在露落园上课时的情景。
“怀瑾,你可知道什么对树来说,什么是最为重要的?”苏珏倚在软榻上披着薄毯如是问道。
张怀瑾仰首望了望苏珏,与他那柔和的目光相望。
“先生,是树干吗?”张怀瑾如是答到。
苏珏将手放在了张怀瑾的肩上,甚是温暖的说道,“不,是树根。”
张怀瑾很是好奇苏珏的答案,脸上霎时显得有些窘迫,苏珏更是看到少年的样子,笑了出来。
“怀瑾,你看这树,虽看似挺拔,茂盛,但如果没有黄土栽培,清水灌溉,它也无法生长到这般。”
苏珏揽了揽薄毯,接着说道,“天地万物相生相克,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张怀瑾正了正身子,认真听着苏珏的教诲,而眼神之中更是充满了尊敬和向往。
“怀瑾,记住了,上孝父母,下爱妻儿,此乃人理。
忠君爱国,秉持正义,此乃公理。
然,天下之间万物皆是珍贵,不可因一时之念起残害之心,此乃天理。”
苏珏一字一顿地向张怀瑾说出自己对他的期盼,语气倒像是父亲教导儿子一般,“如果今后遇到抉择时,就想想先生今日说的话。切莫忘记这八个字,忠义为本,仁善是源。”
张怀瑾眉头紧皱,用力点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只是自那日起,苏珏说的这几句话就一直停留在张怀瑾的脑海里,心间里,不曾遗忘。
此夜,张怀瑾独自走出房间,眼神中依旧有着那深入骨髓的忧伤,不知是为了苏珏,还是感慨自己的身世。
他揽了揽披风,不由自主地缩了缩手,果然,盛夏之后,天便冷了起来。
他望着天上的明月,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究竟在想什么。
一转身,他静静地看着海棠树因月光呈现出的倒影,倒吸了一口凉气,试图寻找海棠的芬香。
张怀瑾数了数地上掉落的叶子,继续朝着那个不知是喜是忧的地方走去。
进了露落园,张怀瑾拜见了苏珏,那个亦师亦父的人。
这一个月来,苏珏看着消瘦了不少,眉眼间尽是沧桑,而张怀瑾却不知道该如何劝慰这个一直以来被自己依靠的男人。
说真的,一开始张怀瑾内心还是有些惧怕和仇恨的。
惧怕与仇恨不没有原因的,他杀了他的父亲。
可他的父亲也曾“杀”了他。
这其中的恩恩怨怨太多太深,他也不知该如何。
也许是因为苏珏每次看着他的眼神总是惆怅中带着无奈,而以张怀瑾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即使经历再多,也无法完全明白其中滋味。
毕竟他的童年还算明媚,若不是突遭变故,他大抵永远不会知道什么叫人情冷暖,世道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