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韩闻瑾朝着韩氏宗祠的方向跪下,重重三拜,起身时一口心头血溅了满帘。
“韩大人,韩大人!”
苏珏抱住昏死过去的韩闻瑾,大声叫着大夫。
这一场谋逆叛乱,受益的究竟是谁?
第112章 平叛
天色已晚, 宗政初策的军队暂时休整用饭。
自从那日苏珏被宗政初策带走,他便对外宣称北燕末帝是天命所归的真正天子,并且就在他的王府中。
如此一来, 还真唬得不少心怀前朝之人的追随。
为此,苏珏嗤之一笑,一个已经亡国的少年, 不过是宗政初策挑起叛乱的借口。
无论有没有他垂堂坐镇, 又或者说高堂上的那位末帝究竟是谁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宗政初策有了一个看似“名正言顺”的理由。
兴复北燕, 天命所归。
都是宗政初策粉饰太平的说辞, 归根结底,他只想满足一己私欲。
“公子,微臣的儿子因为楚云轩死了, 凭什么楚云轩还能如此坦然的接受九州朝拜, 这不公平!”
这是宗政初策亲口说与苏珏的,彼时的宗政初策情绪激动。
话说回来,倒是那金元鼎在见到他后真的怔愣了半晌,似乎在透过他在看什么人。
其实还能有谁, 正是他的父亲建安帝。
对于那段往事,苏珏自然知晓。
无非又是君臣离心的戏码。
所以他心下有了一层疑惑, 这金元鼎是真心与宗政初策结盟吗?
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蹊跷?
李书珩到底还有几日能回?
他心中万般思绪, 却仍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而几日下来, 宗政初策在苏珏面前毕恭毕敬, 苏珏便也耐着性子奉陪。
只是今日晚饭苏珏只浅尝两口便放下了碗筷。
“可是饭菜不合口味?公子想吃什么, 本王命他们重新去做。”
苏珏摇了摇头:“连日赶路, 草民只是累了, 想早些休息。”
“公子不舒服, 那王爷传随行的军医来。”
“不必了, 王爷不让人来吵草民便好。”
宗政初策碰了个软钉子,但也没怎么难过,他只道了句“那公子好生休息,本王叫人来服侍陛下洗漱。”然后便出了房间。
待服侍的人也全部退下,苏珏和衣倒在了榻上,却是辗转反侧,全无半分睡意。
这几日他随机应变的刻意拖着宗政初策的计划。
可无论如何拖延,宗政初策总有动手之时。
接着他又不可避免地想起了楚越,怎么过了这么久都没有消息?
他侧身蜷作一团,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转眼已过二更,连日的疲惫让苏珏由自主地合上了眼睛。
可屋外一阵轻如夜风的异响又将他的意识拉了回来。
他侧耳倾听,那风似乎绕着屋子转了一圈,最后在门口处沉寂了下来。
可不过片刻,那风竟又吹起了帐帘,更吹进了一个人来。
屋中尚有一烛未熄,烛光下的来人穿着雍州军的行头,脸颊憔悴深陷,一双眼睛虽然布满血丝,依旧精光闪亮。
苏珏唰地撑起身子,看着来人,又惊又喜,一时竟说不出一个字。
而来人看着他也一时恍惚,呆立当地。
你当那人是谁,正是与李书珩同行的李明月。
二人就这般对视了片刻,方恍觉此处乃龙潭虎穴,忙凑近对方想低语上几句。
就在此时,外面不远处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接着响起金元鼎的喝问:“公子的行处怎么没人,侍卫呢?”
宗政初策与金元鼎并不想太多人靠近苏珏,故而他的屋外总有几班护卫轮班值守,此刻侍卫不见了人影,金元鼎定要进屋查看。
“金将军,无事,风大吹灭了烛火,我想添个蜡烛。”
在金元鼎面前,苏珏自是端着身份,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将床边案上的烛台洒落,并将床上的锦被掀开一角。
李明月心领神会,迅速藏于锦被之中。
苏珏淡定地扯散了中衣,同时李明月也红着脸扯出身上的腰带和外衣扔在地上。
而几乎同一刻,金元鼎推开门走了进来。
看着屋内的一地狼籍和散落的衣物金元鼎不禁皱眉:“公子,这是怎么了?”
苏珏坦然道,“是我方才不小心碰倒了烛台。”
“那公子床上的是什么?”金元鼎皱了皱眉,并不放心苏珏的说辞。
“金将军连我召人侍寝也要过问吗?”
“这……微臣自然无权过问……”金元鼎面露尴尬,但他还是不放心,想再一探究竟。
“放肆!”
苏珏厉声呵斥,颇有威严,饶是金元鼎想再前进一步,可碍于苏珏的身份,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