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乔下意识就要站起来,盛槿连忙将她按回座位上,“别急,前头还有不少规矩呢。”
听到盛槿的话,盛乔才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显得她好像特别急切似的,她瞬间红了脸,小声道:“我其实一点都不急的。”
盛槿何等聪明,如何看不出小妹的心思,不过她也没再说什么,又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说:“阿乔,你乖乖坐着,我去外面瞧瞧动静。”
盛乔点头应下。
当初学规矩的时候,盛乔只嫌弃其中流程规矩实在太过繁琐复杂,可等真到了大婚这日,她才知道,原来时间过的这么快。
盛槿还没出去多久,琉璃就从外面匆匆跑了进来,“小娘子,姑爷已经到咱们荣雪园外头了。”
盛槿也很快回来,对盛乔说:“扇子呢?快,快挡住脸。”
没多久,徐肃年的脚步声出现在院外,盛乔听着有人起哄让他做崔妆诗,他的语气难得正经,做的诗也规规矩矩挑不出半点错处。
毕竟是陛下赐婚,也没人敢闹腾得太过,且徐肃年恶名在外,今日恶宾客也大多不敢招惹他。
于是盛乔很快被扶出闺房,和徐肃年一起到正堂拜别父母,盛乔伏跪磕头的时候,眼眶又酸又涨,强忍着没有让自己哭出来,她不想让阿娘在今天还替自己担心。
父亲训导之后,郑夫人上前为她系缨,然后小声在她耳边说:“阿乔,照顾好自己,千万别受委屈,知道吗?”
盛乔含泪点头,然后伏上大哥的背,被哥哥一路背出了燕国公府,上了门前的厌翟车。
在她的喜驾之后,是燕国公府为她陪嫁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妆。
因为今上只有一个公主,且还未出嫁,其余的郡主县主也都不过是皇室旁支,燕国公府此次嫁女没有什么比照,也不必非要比谁矮上一头。
因此低调多年的燕国公府难得高调了一次,送出的陪嫁几乎比先前的聘礼多了近三十抬,再加上奴仆婢妇,跟在送嫁队伍后面,蜿蜒数里,整个延寿坊都被堵得水泄不通。
烛笼引路,鼓乐齐鸣。
住在长安城的百姓自觉也都是有
见识的,可看到这盛大的场面还是惊得咋舌,“这这这……这盛小娘子的嫁妆有那么多啊?加起来得多少银子啊。”
“比端阳侯的聘礼还多,乖乖,这排场可真是大啊……”
也有人将视线投向马背上的徐肃年,“这端阳侯长得这么俊啊?这盛小娘子想必也是美若天仙了……”
“就算不美又如何,那毕竟是燕国公的小女儿,这桩婚事到底是谁高攀还说不上呢。”
……
燕国公嫁女,途中还会向围观看热闹的百姓撒钱抛珠,车马走走停停,等到了端阳侯府时,盛乔握着喜扇的手指都生出了微微的汗意。
徐肃年下马,亲自请新娘下车。
车帘被人撩开,盛乔隔着一柄扇子,看不清眼前的徐肃年,却能看到他伸过来的手。
修长,有力,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
两人虽然认识这么久了,却还从未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亲近过。
即便只是牵一下手。
盛乔不由得有些紧张,抿了下唇,然后伸手搭在徐肃年的掌心。
徐肃年看着女郎伸过来的纤细手指,不着痕迹地攥了攥。
徐肃年牵着盛乔一路跨过马鞍,走过红毡,在周围宾客的声声道喜声中,与她并肩走入端阳侯府。
第58章 夫妻你我已经是夫妻了
叩拜过天地和新郎的父母之后,两人被簇拥着回到了正堂旁边的新房。
新房同样有人观礼,在喜娘的唱贺声中,行过却扇礼,盛乔终于放下团扇,与徐肃年共饮合卺酒。
随后,一对新人暂且分别,徐肃年去前面招待男客,至于后院的女客,则由丹宁长公主亲自招待。
新娘盛乔劳累了一天,此时终于算能喘口气了,带着陪嫁的婢女回到了两人日后的住处——主院嘉禾轩暂歇。
端阳侯府的布局和燕国公府没什么两样,只不过这次主院居住的不再是她的爹娘,而是盛乔自己。
只是因着时间比较赶,整座侯府并没有完全修缮完毕,不过其余的地方都可以日后慢慢修,两人住的主院却是半点不能马虎的。
婚前徐肃年写给盛乔的信里,一直在告诉她主院修缮的进度,甚至“嘉和”这个名字都是盛乔取的。
因此,盛乔虽然今天是第一次来这儿,但对她来说,这嘉禾轩并不算陌生,尤其她看到墙角的蔷薇架的时候。
先前在丹宁长公主府,两人在花园偷偷见面时,徐肃年看到她在摘蔷薇花,便以为她喜欢,因此在院子里种了许多蔷薇,只可惜他们的婚期太晚,现在已经过了蔷薇开花的季节。
不过除了蔷薇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应季的花树,比如墙角的那几棵盛放的秋海棠,正是娇艳夺目的时候。
今日宾客众多,徐肃年还要一会儿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