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板着个脸他就发现不了端倪吗?
扶苏被桥松吵醒,从领口探出个脑袋。
桥松眼尖看见了,吓了一跳:
“什么东西?!”
幸好只看到个脑袋,而不是只看到个身子。龙首是蛇头,龙身却像极了蛇身,容易叫人误会秦政被毒蛇缠上了。
但现在也没好到哪里去。
桥松大喝一声:
“何方妖孽!”
扶苏:……
扶苏开口:“蠢。”
桥松:……
桥松开口:“祖父他骂我!”
秦政习以为常地平息事端:
“不许吵架。”
扶苏缩了回去,决定继续睡自己的觉,懒得搭理蠢儿子。
桥松凑过来,想伸手把他爹掏出来玩一会儿,但是又不太敢。一是他爹躲在祖父衣服里头,二是他怕他爹一言不合就咬他。
只好没话找话:
“祖父,父亲他怎么变成这样了?”
秦政头也不抬地批着奏折:
“化龙了,不必管他。”
桥松顿时羡慕:
“为什么我化不了?我以后能化吗?”
扶苏的声音传来:
“做梦。”
秦政伸手摁住在他怀里翻身的小龙崽,叮嘱他老实一点,乖乖补觉不要说话。
扶苏辩解:
“是桥松总在旁边说话干扰我,我怎么睡?”
秦政于是把大孙子打发去干活了。
桥松忿忿地离开。
他爹睡觉不能自己回屋去睡吗?就是祖父惯的,那么多臭毛病。
几十万两白银对朝廷来说只是填补了一些资金流,大头还得等扶桑的战果。好在没让他们等太久,好消息就传过来了。
如今大秦有钱有武器有技术有人才,制度改革也在稳步推行,接下来就是平稳发展,不断扩大自己的优势。
只要稳扎稳打地往下走,就必不可能被超越过去。几千年的积淀不是开玩笑的,真要爆发起来只会比海外更快更好。
后世论坛上曾经讨论过海外的工业革命。
前头数千年没什么水花,突然在短短几百年飞速发展。而且海外科技最初开始涌现的时间点恰好是元朝人带着大量工匠技术西迁,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什么。
如果真是靠着千年古国的空降技术发展起来的,那么古国自己在技术不曾断代的时候就搞发展,效率必然不是外人能比的。
他们带走的那些,不过是华夏大地上的沧海一粟。
齐月萱每天都在被进度震惊:
【我记得工业革命最初是飞梭的发明,三十多年后才出现了珍妮纺纱机,又过了二十年才有瓦特改良蒸汽机。后续的蒸汽船蒸汽机车都要再等一些年,中间跨度还是挺大的。】
但是大秦的效率也太高了。
哪怕那对父子开了挂,可是根据小瓜的打探,他们提供的帮助也不多啊。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工匠自己在研究,里头可没别人的插手。
齐月萱就问了:
【他们父子两个在干嘛呢?发现工匠可以自己搞定,就丢开不管了?】
系统:【好像是去搞改革了。】
齐月萱:【6】
齐月萱觉得搞改革才是最难的东西,因为她一窍不通。而且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搞不好国家要陷入万劫不复。
她立刻乖巧下去,发誓坚决不出去给人添乱。至于工业革命,嗯,相信工匠们自己可以解决,就不占用改革家的时间了。
其实父子俩改革搞得挺轻松的。
扶苏最近的日常就是从外头搞搞钱,借此压一压海外的工业进度。没钱还想发展工业,慢慢折腾吧。
大国之争不能太仁慈,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所以扶苏双管齐下,自己发展的同时还卡别人,根本不讲武德。
对此,齐月萱只想说:干得漂亮!
除了搞钱,扶苏还要教导儿子。
桥松的思维还停留在秦初那会儿,中间差了两千年。他已经跟不上祖父和父亲了,需要埋头苦读。
好不容易当皇帝都退休了,穿越一遭又要从头学起。桥松觉得没有比他更苦逼的人了,真是印证了那句话,学海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