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可能会有拐子或者逃犯。”
反正她看过的年代文,就没有不在火车上抓人贩子的。经常是路过某个座位,发现大娘身边躺着的姑娘不对劲,或者婶子怀里抱着的孩子不对劲。
孙秀秀兴致勃勃地分享:
“比方说,有的人全程不给孩子喂奶,孩子也从来不吵闹。你问起来,她就拿出奶瓶要喂,结果那个奶瓶里奶都分层了,根本没好好泡。”
扶苏挑眉:
“既然是拐子,应该经验丰富,怎么会露出这么明显的破绽?”
孙秀秀卡了壳。
曲小梅帮忙找补:
“可能是仗着火车上都是不认识的人,应该没什么人会多管闲事吧?”
扶苏轻轻一笑:
“这年头爱多管闲事的可不少。”
现在这个年代,大家都特别热心肠。路上遇到不认识的大妈,人家能跟你唠一路,关心你的八辈祖宗,和冷漠大都市可不一样。
两人齐齐陷入了沉默。
扶苏就劝她们:
“我随口一说,你们多留点心眼。有时候拐子看起来可没那么明显,不能因为没发现破绽就觉得人家肯定是个好人。”
两人:……
最开始不是她们劝扶苏多上心吗?怎么反过来了?
总感觉秦同志心眼贼多,用不着她们替他担心,还是替别人担心吧。
孙秀秀决定转移话题:
“你们在车上吃什么?还是带干粮去吗?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方便面卖,其实方便面还是很不错的。”
这东西就是经常吃会腻,很久不吃又特别想吃。
扶苏来了点兴致:
“方便面是什么?”
方便面要到八十年代初才会在大陆推广开来,也是因为经济发达之后火车出行的需要。
现在还没有,但是车上有卖盒饭的。
说不好这会儿要是有方便面的话,到底是方便面贵还是盒饭贵。毕竟方便面还是稀罕吃食,不是后来的廉价快餐。
孙秀秀就嫌弃说车上的盒饭不好吃,搞得她当初来的时候宁愿啃干饼子。
扶苏从他们这边学习了方便面的做法,但是很可惜,方便面需要油炸。搞一锅油自制方便面对于当前时代勤俭节约的人们来说还是太奢侈了一些,只能遗憾作罢。
第二天,商蔓他爹就跑来村里闹事了。
年前大家正是清闲的时候,全村都跑来看热闹。商蔓也是够狠的,直接透露给她爹她家有好几百块的存款。
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把消息透出去的,反正她爹没怀疑。
一来就嚷嚷着商蔓是他闺女,凭什么不经过他的同意把姓给改了。他要求商家给他赔偿,商蔓还得给他赡养金。然后又说小姑娘家家的拿那么多钱在手里干什么,不如都交给他,他帮忙保管。
全村都震动了。
人群一下子嗡嗡起来——
“小蔓丫头真有那么多钱啊?”
“不可能,她家就她和她娘,怎么攒得下这老多钱?”
“是啊,她家就算拿满了工分,两个人一年也就七十来块。可是她和她娘不得吃饭的?工分大部分都换成粮食了。”
“她俩可拿不到那么多工分,日常也就八九个工分,顶多六十。”
“抛开工分换的粮食,剩下攒不了多少吧?就算两位女同志吃得少,家里不还有其他花销?”
“没错,油盐这些都得花钱的。”
“这两年她家接纳了知青,好像赚得稍微多了点。”
“那也攒不了这么多,你没听这家伙说的?有七八百呢!这不得攒个三十年?”
各家的存款其实算起来不难,工资工分还有花销这些,价格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算出了大概。
孙秀秀和曲小梅在人群里引导舆论。
一个说老头肯定是胡扯的,另一个说七八百没有,三四百应该有。
其实村里有些人是知道商蔓偷偷做生意的,但大家都是村里人,沾亲带故的。尤其她舅舅家,和秦姓的通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