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张掌柜走了,但好像有新掌柜补上,凌云阁又开张了!”
老张闻言,不由得眼睛一亮。
凌云阁跟沈记又不同,张琪并不管后厨的事,这样说来, 他们味道应该也没变?
他和老徐两个, 如今在京城老饕圈子里, 已经算是异类。
毕竟现在路上随便一抓, 都能抓到一个吃过沈记早餐的路人,从没吃过沈记的京中食客,实在是很少见。
虽说人到四十来岁,在当下已经算中老年群体,有钱有闲, 就好这一口吃的。
但沈记崛起太快, 卖的东西又太杂、太新, 不像凌云阁奎香楼满庭芳一流,似乎还有些明确的百年传承, 他们两人一向是不太能看得上的。
有一次路过梧桐街,本想着来都来了,顺道过去看一眼。
结果门口大排长龙,根本挤不进去。老张老徐双双恼羞成怒,扭头就走,发誓不再踏入梧桐街半步。
两个人你监督我我监督你,每天见面都要问一句,“没去过沈记吧”?
哪怕是中秋、踏青,沈记多次大出风头,两人见面也还是会问,“没买过沈记的东西吧”?
谁知道从及笄宴甄选之后,奎香楼垮了不说,凌云阁也忽然关了门。
两人只得天天在家里吃饭,那真是用什么都不香。
好在今天凌云阁又重新开门了,两个老头兴冲冲地走到老地方。
凌云阁的位置很好,在京城中心大街靠近皇城,也就是偏北的位置。
独独一座三层小楼,从窗边往下看,就是素日状元榜眼探花骑马游街的街道,视野宽阔开敞,周围也都是三进往上的大院子,俗称富人区。
只是和往日不同,今天凌云阁开门迎客时,还在旁边摆了不少新鲜扎制的花篮。
老徐没搞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还是凌云阁吗?”
前头排队凑热闹的扭头看他一眼:“当然是啊,只不过,也可以说不是。因为这儿的菜单,彻彻底底换了一通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