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伊去上学的时候,碰见孙杰那个大嘴巴了,他说我爸这次去北京,就是被上级调走了。本来我们都没当真,我爸总去外地出差嘛。但是伊伊回家问了周伯伯,周伯伯没否认,还让她嘴巴严实点,少去外面乱说。”
“那伊伊的嘴巴也不严实啊。”叶满枝笑道,“这不是告诉你了嘛!”
“哎呀,”吴玉琢扔下豆角,焦急道,“我都急死啦,万一我爸真被调走了怎么办?”
叶满枝不确定地说:“应该没那么容易被调走吧?”
科研单位人才的流动性比企业还低呢。
而且1062所这几年发展受限,吴峥嵘说他已经做好了一辈子扎根在1062所的准备,咋可能突然就将他调走呢?
能调去哪里啊?
因着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母女俩都没有心思做饭了。
吴玉琢不舍道:“我爸要是调去其他单位,咱们肯定要搬家的。咱家在军事学院住了十多年了,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在这里,突然让我离开,还挺舍不得的。”
叶满枝心说,要是在滨江内部调动还算是好的,无外乎是搬到另一个家属院去住。
她不怕吴峥嵘调任,唯一担心的是上级会将他调到外地去。
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叶满枝心里空落落的,忍不住问了一个经典难题。
“闺女,要是你爸被调去外地工作了,你想跟着我,还是跟着你爸啊?”
“……”
“问你呢!”
吴玉琢想跟着妈妈,又觉得对不住远在北京的亲爹。
她放下豆角,哎呀一声说:“那都是孙杰瞎说的,这事还没谱儿呢!等我爸出差回来再说吧!”
第239章
吴玉琢带回的小道消息, 让母女俩悬心好长时间。
尤其是小吴同学,她的童年和青春期,都是在这个大院里度过的。
想着即将离开熟悉的大院与朋友, 父母还可能因此分居两地,吴玉琢很难得地哭了鼻子。
作为知情人, 周伊也陪着小伙伴哭了好几回。
叶满枝心疼又好笑地说:“吴所连个确切消息都没传回来, 你俩哭得有点早吧?”
“我们就是忍不住呀!”俩姑娘同时吸着鼻子嘟囔。
伊伊不舍道:“我俩在一起十几年, 从来没分开过!”
她跟有言从小一起长大, 既是朋友又是同学,相处的时间比亲姐妹还长呢。
叶满枝在俩姑娘的头毛上摸了摸, 安慰道:“别说还没有确切消息, 就算真的要分开了,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等你俩高中毕业, 参加工作的时候,照样要分开呀!”
孩子们没机会考大学, 高中毕业就得上班了。
周所家里, 老大参军, 老二下乡, 最小的两个孩子中, 有一个可以留在城里, 另一个或是当兵或是插队下乡。
听振芳嫂子的意思, 想把最小的周伊留在身边, 让老三出去闯荡。
而自家吴玉琢是独生子女,按照政策是可以留在城里的。
但她还是个小豆包的时候, 就扛着枪在大院里放哨了,早就立志参军。
她跟吴峥嵘对孩子的志向也是支持的,别的不说, 工农兵可以推荐上大学。
叶满枝总觉得,闺女要是不继续念书,就浪费了老吴家祖传的聪明脑袋。
虽说当兵辛苦了点,可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万一以后有机会推荐上大学,那就更好了!
因此,无论周伊的未来要如何安排,哪怕同样去参军,这小姐俩仍是要分开的。
叶满枝的本意是劝这俩姑娘想开点,然而,她这番话却让伊伊再次眼泪汪汪,搂着有言又哭了一通。
叶满枝:“……”
算了,青春期的小姑娘是这样的。
爱哭就哭吧。
她前一晚感叹着小姑娘的多愁善感,次日就在单位见到了自己的小青梅。
林青梅来第一工业局送材料,办完事就上了二楼。
“叶局,你最近可是威名赫赫啊!”
林青梅不爱喝茶,叶满枝给她开了瓶汽水,乐呵呵地问:“你又听谁说什么了?”
“说你厉害呗!拿那个缝纫机厂的什么主任,杀鸡儆猴了!”
“那都是误传的,”叶满枝实话实说道,“我也是被逼到墙角了,才不得不硬气一回。”
轻工业局这情况,她宁可表现得厉害点,也不能让人把她当成面团,随意揉圆搓扁。
那些企业领导也是看人下菜碟的,她要是不硬气,以后在工作上的磕磕绊绊会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