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o章(1 / 2)

同为官员,京兆尹多少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因此他支支吾吾跟元盼雁开口,“元大人,朝廷命官不该……”

“不该欺压良民,侵占良田,这无异于是挖大庄根基,乃是犯上作乱的叛贼之举。”元盼雁打断京兆尹的话,她说着,似笑非笑地看向京兆尹,“对不对?”

“对?……还是,不对呢……”

京兆尹很想点头说对,这话说得非常对,翻遍大庄律法,都找不出来一句,比这句话更对的了。

可问题是,谁会真的这么想呢?

有权有钱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赌,他们当然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没有一件好事,会为之后埋下祸根,是掘整个国家的根基。

但是他们不会反省停手,他们只会接着赌,赌自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一生,赌所有恶果,都由别人来偿。

何等自私无耻的想法,却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古往今来,为天地万民立命的人太少,想要万民之命的人,太多了。

哪里是三言两语能讲得完的?

“不过是贱民!若是没有我,他们都得死,是我给予他们庇佑,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他们竟不知感恩,还来告我!元盼雁,你也是官,你站在干岸上,难道身上比我干净吗!”

坐在椅子上的人,像是被戳中了脊梁骨,开始肆无忌惮的谩骂,他瞪着元盼雁的眼睛里,满是不屑和仇视。

不知道的,还以为元盼雁挖了他家祖宗十八代的祖坟。

京兆尹这下连冷汗都不出了,他垂眸,表情变得很冷漠。

连这点儿苦都受不了,现在大吵大闹,这个人算是彻底废了。

元盼雁也没说什么,既然犯人已经认了罪名,那就按照律法来判就行。

这些人,一个个都不干净,倒是省了她做局陷害,就他们身上的罪名,完全够他和他们的家人,死个千次万次了。

人要是能被拉出去反复砍头,他们这辈子都别想从断头台上下来。

元盼雁审完这一个人,今天还有不少时间,可惜没有苦主了。

或者说,是她今天没有安排第二个苦主,元盼雁也没想到,一切会如此顺利。

这些京官,真是平日里嚣张惯了,罪证摆在面前时,他们别说搬出靠山来逃脱罪名,连狡辩都不狡辩。

和元盼雁想象中的审案过程完全不同,她其实感觉有点儿无聊,也就最后将人就地正法时,稍微感觉到一丝快乐。

至少她的目的达到了。

想到这儿,元盼雁开口告退。

徒留被断头尸体,吓得站不起来的京兆尹,以及京兆府一众吓得两股战战,面色惨白的衙役,在原地接着打颤。

等那群吓人的长州军都离开了,京兆尹赶紧叫人来,将尸体收殓,还请仵作过来,把头缝回去。

断头尸体要怎么抬回那位大人家去,多血腥啊!

“这群长州来的人,果真如传闻一般,喜好断人头颅,太可怕了……”

京兆尹喃喃不停,他不是没见过尸体,也不是没见过断头的尸体,他只是没见过断头的同僚。

现在被吓得站不起来,主要是怕,有朝一日自己落得和那位同僚一样的下场。

“快,快去给宰相报信!”

京兆尹想了半天,最后只想到了上官泽。

他不想死,整个京城只有一个人能救他,那就是上官泽!

元盼雁审官一事,霎时传遍了整个京城,民间闻之,无不交手称赞,听说那贪官被元盼雁当场斩首,更是鼓掌叫好。

民间不多时,就出现许多说书先生,诉说这一故事,伶人们也编写成歌,唱遍京城。

一时之间,京城好似成了天下至清之地,真有了几分昔日盛世时的光景。

打听到这些消息的官员,无不冷笑连连,心知民间出现的盛景,全是有心人安排得来。

若无人提前安排,说书先生哪儿能那么快就有文稿,伶人们又怎能如此快便全都唱起新歌来。

是谁安排,显而易见。

“父亲,江易周此举,意在何为啊?”

宰相府中,上官宇不解地问。

他也在官海沉浮十来年了,能看清大部分官员的想法,却看不懂江易周的想法。

别说他了,上官泽也有些摸不清。

难道这江易周真是大庄忠臣,来京城就是为了拨乱反正吗?

七岁孩童都不可能相信!

上官宇继而又问:“父亲,那元盼雁不过是一守寡的妇人,而今却坐在京兆府,比京兆尹还气派,审案杀人,她想如何就如何,太嚣张了,不如明日参她一本,训斥一番,以做惩戒。”

上官泽闻言,看向大儿子,发现大儿子嘴上说做惩戒,实际上眼中满是不甘。

显然这个惩戒力度,上官宇并不满意,却没法拿出更严厉的措施了。

“嗯,去安排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