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如玉篇1
分明是三个人一起吃点心,可谢铮觉得只有他们夫妻二人在吃。
一只叉烧包里头,肥肉居多,颜如玉不爱吃肥肉,方十一郎便细心地一点点把肥肉挑出,然后再递给她。
只是她胃口小,若一整只叉烧包吃了,别的吃不下多少,因此只等她咬了一口,便又夹走,给她夹了只虾饺。
还有用荷叶包着的糯米鸡,也只分给她一小口,道:“你胃不好,不能吃太多糯米,回头那芋泥糕,也吃一点点就好。”
谢铮停下筷子,支着下巴看他们。
她爹娘也恩爱,只是娘亲对于吃食并无特别的挑剔,且她若是一家三口吃饭的话,吃得很快,但凡她爱吃的,她往往先下手为强,轮不到爹爹给她夹菜。
不过,若是宫宴或者是别的宴席上,娘亲就会换一副模样,那叫一个端庄大方,吃一口,咀嚼七八下才会咽下,真真是细嚼慢咽。
爹爹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有机会给娘亲布菜。
方十一郎抬眸看到谢铮一直看着他们夫妇吃饭,自己却不吃,问道:“怎不吃?不合胃口?”
谢铮嘴巴一嘟,娇嗔道:“没人给我夹菜。”
颜如玉笑着给她夹了一块笋子,“好,给你夹,快吃。”
谢铮却不吃,好奇地问:“颜老师,当初您是怎么嫁给方伯伯的啊?”
八卦的谢铮,早便听过他们的事情,只是知晓不多。
眼前两人,颜老师纵已是当娘亲的人了,却依旧貌美年轻,方伯伯是玉树临风没错,只是年纪瞧上去要大颜老师不少的。
颜如玉望了方十一郎一眼,这眼神里充满了缱绻,再柔声对谢铮说:“想听故事便快吃,吃完了再慢慢说与你听。”
谢铮吃饭的速度,与宋惜惜是一脉相承的,自然,也是与万宗门一脉相承。
听得颜如玉这样说,立刻埋头苦吃,等着听故事。
方十一郎看着她们笑了笑,吃完便去了衙门,跟严大人和韩尧了解情况。
当年的故事啊,如今想起,他也觉得自己是捡了宝贝的,就让如玉跟郡主说说那甜蜜的往事。
“当年他们班师回朝,”在木棉树下,颜如玉神情悠远,眼底透着说不出温柔和甜蜜,“我一眼就看到了他,他骑在马背上,马瘦,他也瘦,憔悴,疲惫,只是一双眸子炯炯有神,我不知为何,就看这一眼,心里砰砰直跳,脸颊发红,郡主,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谢铮道:“相信。”
颜如玉说:“其实我跟他算不得一见钟情,一见钟情说的大概是从不曾知晓这人,只第一面,便喜欢了,可我原先是知道他的,听过他的事迹,敬佩他,为他的牺牲感到惋惜,当然,不止是他,还有很多很多为守护疆土而牺牲的将士,我都十分敬佩。”
但对方十一郎,她是不一样的,或许一开始,像祖父说的那样,确实是带了几分同情心。
毕竟,将士们立功回朝与家人娘子相聚,是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了。
方十一郎没有,王清如早在他“死讯”传回的时候,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归宁了,没为他守过,甚至他回来的时候,王清如已经另嫁。
她觉得,方十一郎应该会为此颓废,伤心,甚至怨恨王清如。
可竟没有,他坦然接受了这一切,不生怨恨。
王清如回头去找他,他既不口出恶,也没有纠缠拉扯,只用行动告诉王清如,要各自珍重。a
颜如玉望了方十一郎一眼,这眼神里充满了缱绻,再柔声对谢铮说:“想听故事便快吃,吃完了再慢慢说与你听。”
谢铮吃饭的速度,与宋惜惜是一脉相承的,自然,也是与万宗门一脉相承。
听得颜如玉这样说,立刻埋头苦吃,等着听故事。
方十一郎看着她们笑了笑,吃完便去了衙门,跟严大人和韩尧了解情况。
当年的故事啊,如今想起,他也觉得自己是捡了宝贝的,就让如玉跟郡主说说那甜蜜的往事。
“当年他们班师回朝,”在木棉树下,颜如玉神情悠远,眼底透着说不出温柔和甜蜜,“我一眼就看到了他,他骑在马背上,马瘦,他也瘦,憔悴,疲惫,只是一双眸子炯炯有神,我不知为何,就看这一眼,心里砰砰直跳,脸颊发红,郡主,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谢铮道:“相信。”
颜如玉说:“其实我跟他算不得一见钟情,一见钟情说的大概是从不曾知晓这人,只第一面,便喜欢了,可我原先是知道他的,听过他的事迹,敬佩他,为他的牺牲感到惋惜,当然,不止是他,还有很多很多为守护疆土而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