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在王府中来回踱步,神色凝重。手中那封赵成的来信,如同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人设下如此恶毒的局,绑架了赵成和秦淮,还逼迫秦淮喝下打胎药。这背后的主谋究竟是谁?又是出于何种目的?
赵立仔细思索着,知道秦淮被齐亲王强暴一事的人少之又少,只有齐亲王本人、柳侧妃和自己。至于秦淮怀孕,也仅有弟弟夫妻和自己知晓。如此机密之事,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差点两人被暗算!
难道是齐亲王?可他没有理由自毁名声,做出这样的事。还有据他所知齐亲王根本就不知道秦淮怀了他的孩子。柳侧妃?她心底善良,而且府中事情繁多,她也犯不着冒险策划此事。
至于赵立自己,对秦淮只有怜惜与保护之情,绝不可能做出伤害她的事。排除了这几个可能赵立心中愈发困惑。难道还有其他人知晓这些秘密?可这又怎么可能呢?
赵立停下脚步,望向远方,目光穿过重重楼阁,却仿佛什么都没看见。他陷入沉思,努力在记忆中搜寻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到那个被遗漏的线索。他知道,只有找出幕后主谋,才能还赵成和秦淮一个公道,也才能让自己心中这口恶气得以消散。
赵立来到齐亲王的书房,小心翼翼地说明了来意,只能说弟弟弟媳又遇到不测,弟媳妇病情又恶化。齐亲王坐在书桌后,脸色阴沉,目光锐利地看着赵立。许久,他才缓缓开口:“本王准你告假,但你一定要查清楚上次火灾的真相,还你弟弟弟媳一个公道?”
赵立心中一喜,连忙跪地谢恩:“王爷放心,属下一定竭尽全力,早日查明真相。”
离开齐亲王府,赵立的心中依旧沉甸甸的。赵立马不停蹄赶到应天城秦淮住的巷子里。当赵立了解完前因后果说“那个楚姑娘和集市上碰到的两位姑娘一定是受人指示,故意陷害你们的。”秦淮点点头说“那位楚姑娘,欲灌我药之前曾说过,她也没办法,主人哪里无法交代?”。赵成站起来怒声说“他说的主人,是齐亲王吗?”。赵立在一旁摇摇头说“我觉得不可能是齐亲王,齐亲王不知道我和你们的关系,这两次请假,还跟我打听你们被人放火,县衙到底有没有破案。还有齐亲王根本不知道秦淮怀孕了。”秦淮也点头附和。
秦淮又说。“那个黑衣人面具人一直抓自己,差一点点就被抓到,如果没有曹小姐及时赶到,凶多吉少”!赵成立刻说,“什么黑衣面具人”。秦淮就说“大概一二十多岁的男子,脸上戴着黑色面具,看不到脸”。赵成突然想起来说“这个面具人武功是不是特别高强”。秦淮点头说道“是的非常高强,轻功特别厉害”。赵成想起来说“我和齐亲王查科举舞弊案时候,曾经在京都城红布街周管家老房子也遇到过一个二十多岁的武功高强的面具人。那面具人的武功,我和齐亲王合在一起,才能对抗他。最后查找到信件才发现科举舞弊幕后官员是丞相。”。猛然赵立站起来诧异的说“那丞相的女婿就是凤郡王朱凤,还有上次我和齐亲王和面具人打斗的地方是在红布街去世的周管家的老房子里面,还有当初自己就是在这房子里发现刺杀小王爷的匪徒飞雪,周管家之前的主人就是凤郡王,他曾经做过齐王府的管家,后来被调到凤郡王府的。”赵立又不好意思对着秦淮说“当初齐亲王告诉我,强暴你那天一直在和凤郡王喝酒,后来还是凤郡王一路搀扶中毒的齐亲王,齐亲王才走到你院落,才稀里糊涂强暴你的”。赵立说完,众人皆陷入沉默,一个大胆的猜测在众人心中浮现——难道这一切的幕后主谋是凤郡王朱凤?可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赵立皱着眉头分析道:“凤郡王这么做,或许是想借齐亲王的手毁掉秦淮,又或者是想让齐亲王陷入丑闻之中。而且这科举舞弊案牵扯到丞相,他身为丞相女婿,难保不会为了掩盖此事做出这些事。”
秦淮突然指着对面那间房子,略嫌苦涩地说“你们应该知道的,过去旁边住的邻居就是我青梅竹马的恋人黄凤,他当年不告而别,抛弃了我,认了有钱的大哥,娶了大官的女儿,后来还派周管家跟我要婚书,还有订婚的同心锁项链,后来周管家派人跟踪我,我才被逼跳悬崖自杀,后来被成哥所救。现在我想想说不定凤郡王就是当年抛弃我的黄凤,我之前就怀疑过,可是当年的黄凤是个除了知道读书以外,自私自利的小人,现在的凤郡王是个贤王?”
赵立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缓缓开口说道:“秦淮啊,你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有那么几分可能性呢。你瞧啊,这位郡王爷和黄凤年纪相仿,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究的巧合。而且啊,一个叫做黄凤,一个叫做朱凤,这名字里都带着个‘凤’字,天底下哪有这么凑巧的事儿啊。”
他顿了顿,抬起手摸了摸下巴,接着说道:“要知道,这二十年的时间,能让一个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的毛头小子,说不定就摇身一变成为如今朝堂上叱咤风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