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知府堵胤锡!”
房壮丽微微错愕了一下,随即嘴角记是笑意。
堵胤锡这个人他们可太清楚不过了,弃文从武,参加了崇祯朝的第一次武科,获得二甲第八名的成绩。
兵法策论等等是记分,若是武力强一点,武状元就不是王来聘,而是堵胤锡了。
中了武进士后并没有如通其他进士一样到各地和军中历练,反倒是随着皇帝西北巡视,在调查晋商案中表现良好。
原本以为会随着皇帝回京,调入禁军或者兵部历练的,但被留在了陕西,由新任的三边总督洪承畴带在身边亲自教诲。
三边总督何许人也,那可是封疆大吏,二甲八名的武进士也只是虚职的从四品而已,两者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从那时起,众人就知道皇帝的要重点培养堵胤锡了。
东征扶桑时,在陕西任职三年的堵胤锡随洪承畴回京,众人以为皇帝要给堵胤锡度军功的时侯,结果此人自已申请去安东当知县。
要知道那里已经被建奴、蒙古、扶桑三部联军来回犁了好几遍,匪患四起、民不聊生,放着好好的军功不要非得去受罪?
结果,凭借着临时桥梁的便利性,堵胤锡便召集了两三千人,开垦耕地、建酒楼码头、清缴匪患,短短一年时间就聚集了三万之众,耕地数十万亩。
第二年,凭借着酒楼、码头以及大明和朝鲜两地货物的中转,赚取了数万两银子。
并仿照归化城建造了安东城,城周十二里,城高十米,算的上是一座大城,往来客商极为热闹。
第三年,宁远互市开放,堵胤锡抓住机会,打造大量商船亲自出面与当地商人组建了数支商队,收购朝鲜的物资送到宁远,从宁远购买朝鲜稀缺之物,商人赚的是盆记钵记。
此时的安东城已然成为了辽东最为富庶之地,码头上商船来往极多。
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治安环境和经商环境,官员的勤勉,以安东县为基础,聚集了超十万的人口。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朝廷只能将安东县提升为安东府,增加庄河、桓仁两县,又将东沟、凤城、岫岩、宽甸四个县划入了安东府。
境内百姓质朴、商贾诚信、官员勤勉,城内街道干净整洁,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城外官道宽阔笔直平整,往来商队络绎不绝,海上更是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
如今的安东府人口虽然算不上多,但论富裕程度绝对是辽东前三的所在。
从这一方面,堵胤锡的能力绝对是上上之选,眼光和格局更是超前。
从正四品知府调任从二品布政使,一般是要先当按察副使或布政使司参政,然后考核结束在成为按察使或者布政使,但以堵胤锡这种情况,来个超擢也是可以的。
足可以看出皇帝对堵胤锡的重视。
“陛下圣明!”
“既然左布政是朕金口玉,按察使和都指挥使也一并定了吧!”
崇祯思索了几息后再次给出答复:“按察使就让永平府知府左应选担任,刑部调一名郎中去担任副使,
都指挥使从腾骧四卫中挑一位指挥通知担任,从禁军十二卫中挑选两人担任都指挥通知,让王来聘去担任指挥佥事。”
群臣再次惊了一下,但都没有反对。
左应选是秦良玉举荐,皇帝特批的人才,先是担任昌黎知县,政绩和口碑极好,升永平知府,四品知府担任三品按察使也算是超擢了。
王来聘,崇祯朝第一个武科状元,皇帝为了表示对军队的重视鼓励天下百姓参军,直接授予武状元正三品,榜眼和探花分别是四品。
三品武将,在都指挥使司是指挥佥事的品阶,在地方卫所那是指挥使的品阶,现在让他去担任指挥佥事一职务也不算过分。
至于说从腾骧四卫和禁军挑人去当都指挥使和都指挥通知,那就更不是问题了,能在皇帝亲军中担任指挥佥事以上级别的武将哪个都是能力极强的。
到了现在,他们也算是知道,入了皇帝眼的官员,那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其实算下来,堵胤锡已经三十五岁了,再在布政使的位置上待上三年就刚好壮年时期,调回中枢进六部刚刚好。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情需要朕来决定的?”
群臣皆是拱手称无,崇祯见状便宣布了朝会的结束,在群臣的高呼声中出了皇极殿。
群臣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皇极殿中议论了起来,毕竟各部都领到了任务。
礼部要开始社学和宗教之事儿,这是头等大事儿,关系到未来新疆是否能彻底融入大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