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修路修的热火朝天,不少人这半个月赚到从前几个月赚的银子,拿回家,几乎家家户户都高兴的了不得。
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人去修路赚银子的。
有些脑子好用的人家,不仅是长辈去修路,家里的小孩儿还背着鸡鸭鹅去卖。
人太多了,连带着中药材都来了药行收。
所以不少人还去山上挖药材。
城中人来人往,卖红灯笼和对联的店子都忙不过来。
不仅如此,成衣铺子也比往年生意要好的多了。
谁不喜欢穿新衣服?
从前也就是衣裳太贵了,底层的百姓实在是买不起,因此成衣铺子,那都是有钱人才会去的地方。
但是现在不同了,到处都在修路,人人都有活儿干,谁兜儿里还没有些闲钱啊?
城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到处都是买新衣服买肉的人。
光是看着这个景象,萧云庭脸上便多了几分笑意。
明檀和霖海都明白萧云庭的意思。
萧云庭从小在道观长大,道士讲究的就是一个侠,修道之人修来修去,若是不拯救苍生的,那还修什么?
所以萧云庭比别的贵族,天然就对百姓多了一层怜悯和共情。
现在看着原本一直被匪患和倭患困扰的地方变得安居乐业,他的心里肯定是高兴的。
戚元在旁边握住他的手。
萧云庭便回头摸了摸她的头发:“元元,我们现在做的事,对得住每一个人。”
是的。
消息传回京城,永昌帝老怀安慰。
本来临近年关,他很是想念自己的大孙子。
要说起来,当初他可是不大赞同自己孙子去冒险的。
事实上,本来也是有些冒险,当初萧云庭失踪,真是把他吓得不轻。
现在倒是不必担心了,福建的消息一件接一件的传回来,每一次都让他和朝臣震惊。
之前还有些脑子不大好用的老古板,口口声声说戚元萧云庭造杀孽,杀的人过多。
又说萧云庭和戚元办事丝毫不留余地,只怕会引起海匪和倭患的疯狂反击。
但是在漳州城歼灭周遭所有的海匪之后,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就彻底闭嘴了。
人人心里都清楚,在绝对的功绩之下,说其他的什么都没用。
要说,永昌帝现在也是自豪的很。
但是自豪过后,却又难免叹息。
孙子是能干,但是这外出也太久了。
看他们这进度,过年也是不可能回来的。
他惆怅的叹了口气,去了冯皇后那里。
冯皇后正好在派人往福建送东西。
都是给萧云庭和戚元的。
又问卢太子妃有没有什么要送的。
卢太子妃抿了抿唇笑着说:“儿媳其余的倒是都没准备,只有两个平安符,是我去白云观求来的,想要送给云庭和元元。”
冯皇后温和的点了点头:“那正好一道送去。”
说起来,她们也都知道,戚元和萧云庭什么都不会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