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刷淘宝 第61节(1 / 3)
“吃饭吃饭。”
“诶哟饿死我了,快走快走。”
“我说高厂长啊,咱们可是第一次吃你们食堂,这顿饭说什么也不能错过了。”
高厂长笑呵呵的答,“不能不能,饿着我自己,我也不能饿着你们这些宝贝疙瘩,食堂那边我打过招呼了,都给大家留着饭呢,小灶是没有的,不过今天供应的饭菜管够!第一顿让你们尝尝咱们食堂的特色菜,保准你吃的吞口水。”
这批研究小组的人员只限于三家钢铁厂,因为工作关系,互相之间没少考察学习,所以这些工程师们和高厂长也算是脸熟,说气话来也没那么拘谨。
大家伙一听这话,好奇食堂菜色的同时,不忘调侃高厂长几句,一行人说说笑笑往食堂走去。
林冉把本子收好放进随身挎包里,安静跟在队伍最后。
前面说话的几个人不知说到什么,高厂长哈哈大笑,招手把林冉叫了过来。
“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咱们厂的林冉同志,我可提前跟老哥哥们打个招呼,这孩子悟性好,你们可得给我好好教着啊。”高厂长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算是给林冉撑了撑腰。
“就算你小子不说,我们还能欺负一个小孩不成?”其中最年长的一个教授级老者瞪了高厂长一眼,“这孩子我看了一上午,是个好的,人也踏实,没年轻人的浮躁,要不是我看了笔记没写错一处,我还真以为你是送来拖我们后腿的。”
小组里的人虽说来自三厂,但大家都是老员工,不说每次交流都能派到,但也是一年能轮一回互相见面交流的,所以彼此之间都算熟脸,一见面就进入工作状态算是常态。
但这脸生的小姑娘却不一般,他上了年纪了,记笔记已经不行,所以抽空看了看小姑娘的笔记,上面测量的都是组内成员,各个四十以上,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报出的专业名词、数值、计量单位都是常人难以接触的领域。
但就是这个一眼都没搭理过他的小姑娘,竟然记的无一错漏,没有一个错别字,这不止是识字多少的问题,在中华语言里,一个同音词往往能写出多个词组来,但在专业名词里,只有那一个代表了这一类学科,所以至少小姑娘在专业名词方面是下过功夫的。
甚至有的他没听真切到底是微米还是分米的单位,小姑娘竟然问都没问,就写对了,虽然分米和微米有着悬殊的差距,那组数据中,不可能记录到分米,但小姑娘能准确记录,可见是对这些知识早有研究。
就这样的一个组员,哪怕对方年纪再小,单就这态度来看,老先生就是非常认可的。
听出老先生话里的褒奖之意,很多早就注意到了林冉的组员,都向她投来目光,队伍一时之间竟然停在半路没动了。
几十双眼睛刷刷的一起望着自己,林冉头皮一下子就炸了起来,刚要说些谦虚的话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就听有人迟疑的问。
“林冉?是那个登过报的林冉么?”
“说起来,林冉这个名字我好像也有些印象。”
“登过报纸,你们是说之前轰动全国的那个‘手拉犁’制造者林冉么?”
被这么多人一同看着,林冉感觉头皮发麻,等到大家都回忆完了,这才乖巧的点了点头。
“嘶”,看到林冉点头的人都倒抽了口凉气,他们虽然在钢厂,但涉及的领域并不是农机方向,所以对这方面的新闻仅是看过一眼,并没有过于了解,竟然不知道制造者这么年轻。
大家研究过手拉犁,其原理之简单,用途之广泛,惠及千万农民同胞,也正是因为原理的简单,才更体现了制造者的爱民之心,只有踏踏实实深入到农村工作中的人,才能制作出这么贴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东西。所以一时之间,大家始终保留着一分对这位制造者的敬佩之情。
如今来到石景钢铁厂,大家才知道这位年轻的制造者,不止未成年,还是个女性!
本来知道研究小组要加入一个小孩时的不满消了不少,原本还有一些考教的心思也收了起来。
等到食堂的时候,林冉真切的感觉到,之前研究小组的各位前辈,对自己的无视消失了。
也算是一件好消息。
“老高,喊上她们,把饭菜都端出来吧!”高厂长对着食堂后厨喊了一嗓子。
下一刻,厨房门被打开,白布帘子掀开,一叠叠饭菜被端了出来,放置在餐桌上。
全组二十多个工作人员,算上高厂长和刚刚赶来的许世达,四人一桌,正好是六桌。
每桌四菜一汤的标准,配上难得的高粱米饭,伙食好的让人祈祷最好顿顿这样。
“许主任,你们这伙食也太好了吧,真让人羡慕啊,”跟许世达同桌的一个工程师笑呵呵的拿起筷子,对着土豆比肉多的红烧肉进军。
这石景钢铁厂也太财大气粗了吧,虽然这是第一餐欢迎餐,但四个菜有两个荤菜,汤里还有蛋花,这放到哪都是贵宾级招待了。
看着大家舒心的笑,许世达笑着解释,“今天是前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