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41o节(2 / 3)

我都要接受良心的谴责,时时刻刻想到愧对国家,愧对人民,我是在出卖自己的灵魂,跟当年的汪精伟是一个的性质,被万人唾弃。

小楠医生,你看我准备牺牲这么多、付出这么多,难道就不应该收获我应得的那部分吗?难道你不想知道腔镜手术仪器的使用的原理,少走弯路吗?”

小楠医生内心开始鄙夷起这个华国医生来了。

心想这小子表面上看起来浓眉大眼,一身正气,想不到居然还是一个卖国分子?

这样也好,如果是个硬骨头他们或许没有办法,但只要是个爱钱的人,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林桑,你是一个爽快人,我明白了,但这事我不能作主,我需要去请示我的上司。”

林三七心想你最大的老板不就是南乡三郎嘛,就在住院部,这么一点路,随便请示。

至于说被曰本人看到了腔镜机又如何?看到了他未必模仿得出来。

比如内窥镜头、处理器、光源、摄像系统、手术工具、显示系统等等,60年代的科技能不能跟得上?

光是一个物镜系统和光学传转像系统就还解决不了。

另外还有一个核心难题,芯片。

现代高端医疗仪器的芯片都是纳米级的,但60年代哪怕是米国也才刚刚用晶体管取代过去的真空管作为信号放大元件,芯片是完全没办法仿制。

当然有人会说,现在曰本人的确解决不了,但只要他们有了思路,几年后完全就可以解决,腔镜仪就能造出来了。

那你林三七不是资敌了吗?

其实哪怕没有林三七,曰本人几年后照样能造出腔镜机来,没听奥林巴斯已经在做临床研究了。

至于国内,一台胸腔镜涉及到的尖端科技方方面面,一台机器所有零件加起来几万个,光是核心部件就涉及到几十个学科。

所以如果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也想制作腔镜仪,那只有林三七从另一个时空贩卖零件过来组装。

否则凭国内的科技实力,以及“技术代差”,想制造腔镜机卖钱,可能性是零。

内窥镜的核心部件,哪怕到了2014年国内都只有进口,没办法完全国产,这间接说明了防制山寨绝不是想像那么简单。

所以中国如果想要借助林三七弯道超车,“药”是最好的机会。

当然等曰本人把自己的腔镜手术机器造出来的时候,他们或许会惊喜发现,腔镜相关专利可能已经都被人申请了。

也就是说,曰本人以后想生产销售腔镜仪,就必须给华国人交专利费。

专利主体当然不允许是国家,否则人家要耍无赖,但可以是香江岭南堂医药公司……

第460章 引诱林三七上勾

南乡夫人病房隔壁。

小楠医生正在向最大的boss南乡三郎汇报刚刚跟林三七的聊天内容。

南乡三郎有点惊讶:

“你是说,这位林医生给我夫人动的手术没有造假,的确是采用了一种新技术?”

这个曰本老头做为财阀头目,怎么可能轻易相信别人?当他看到自己妻子那个小切口时,其实也是满心怀疑。

只是他并没有把怀疑说出口。

一来他不是医学人士,专业术语听不懂。二来他是中曰友好协会的会长,不利于团结的话他不能说。

所以南乡三郎就想让小楠医生去试探一下。

“是的,社长,他自己承认了,他采用的是一种胸腔镜技术,就是只需要切开一个小口子,利用专用工具像打隧道一样往里打洞,再通过这个通道切除病变肺叶。

用林医生的话说,这样的切口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在可以保证夫人能承受得住手术风险同时,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病变部位切除。”

南乡三郎急切问道:

“这么说,刚刚林医生展示的非常恶臭的肺叶的确是我太太的?你觉得是肺癌还是肺结核?”

小楠医生好歹也是曰本最好的肺科医生,教授,看一眼就能看出八九不离十来。

“社长,刚刚我仔细观察过,不出意外,的确不是肺癌,是不是肺结核还需要病理切片,但可以肯定肺部有脓肿和阻塞,如果不及时切除病变肺叶,夫人的预后不容乐观。”

南乡三郎一听,这才放下一半心来: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这位华国林医生简直太神奇了,我要感谢他啊。对了,你刚刚说的胸腔镜手术,我们曰本国能生产吗?”

南乡三郎是财阀,是集团公司的老大,下面的医药公司、医院在研发什么他其实并不是太清楚。

“社长,是这样的,目前世界各大药企的确有内窥镜、腔镜手术的研究,各国也在抓紧时间研发。我们曰本的研发还在实验室阶段,要把一个设想转换成现实的机器,这需要好多年的实验。

不过眼前有一个好机会,显然华国在腔镜手术这一块已经走在了全世界的最前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