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怎么回来的?杨夫人放你走?”忍着嫌弃往远处挪了挪屁股,老夫人莫名心安了。
“方姑娘骂我,我不堪受辱,就哭着回来了。”
老夫人听着嘴角上翘,赶紧压下去:“咳,是该有这样的骨气。”
这个时候,薛寒已经赶到皇城,直奔议事殿。
早朝已经结束了,包括方相在内的数位大臣留下来,争议的还是黄林黄将军的事。
“自黄将军镇守白城,北齐就没在那里讨了便宜去。方相仅凭一些风言风语要把黄将军调离,有没有想过谁能接替?那里百姓又该如何?”御史中丞吕岩沉声问。
方相权势滔天,百官中能稍稍制衡的便是吕中丞。
方相一笑:“陛下,吕中丞此言,不正说明黄林在北地威望无两。”
靖平帝不由点头。
良将重要,百姓安居重要,但都没有他重要。黄林才去白城数年,那边百姓就只认他了,长此以往会不会助长其野心?
靖平帝这两日的摇摆有了倾向。
吕岩见靖平帝点头,大急:“陛下三思啊,白城边境难得安稳,轻易换将绝不合适!”
靖平帝面色微沉:“朕倒觉得——”
这时内侍禀报:“陛下,皇城使薛寒有急事求见。”
靖平帝诧异抬了抬眉。
这个时候求见?那定是有十分要紧的事了。
“传他进来。”
随着靖平帝发话,吕中丞紧捏的拳松开。
刚刚今上就要听了方元志的,这么一打岔,或许还能有转机。
虽这么想,吕中丞却觉得希望不大,在心中深深叹口气。
很快薛寒走进来:“微臣皇城使薛寒见过陛下。”
“薛皇城有何事啊?”靖平帝淡淡问。
第174章 彻查
薛寒看一眼方相,朗声道:“回禀陛下,皇城司前几日发现北齐细作,暗中盯梢看到他们进了相府——”
“什么?”听了这话的大臣过于震惊,纷纷惊呼。
方相大怒:“一派胡言!”
离靖平帝不远站着的薛全脸色骤变,语带警告:“薛寒,陛下面前,不得胡闹。”
薛寒对这些声音充耳不闻,继续道:“皇城司抓捕了细作,经审问,北齐细作说去相府是给方相送礼,拜托他向陛下进言把黄林黄将军调离北地,换一个能力平平的将领过去……”
靖平帝脑袋嗡嗡的。
北齐细作贿赂方相?
他僵硬侧头,看向方相。
方相一脸被冤枉的气愤:“陛下明鉴啊,臣身为大夏丞相,怎么会收受北齐贿赂!”
在场大臣,哪怕是刚刚与方相针锋相对的吕中丞,全都是怀疑的表情。
方相说得没错啊,他再贪也不能收北齐的贿赂啊,这不是太匪夷所思了!
“薛寒,你可知指控重臣是要有证据的?”靖平帝在方相委屈分辩下冷静了一些,第一反应是不信。
薛寒拱手,语气平静:“有北齐细作为人证。”
方相怒道:“酷刑之下指鹿为马也不罕见。薛寒,老夫不知何处得罪了你,让你这般针对?”
“下官与方相并无私怨,只是职责所在,不敢不尽责。”薛寒看向靖平帝,“陛下,除了人证,微臣今日还在方相书房得到了一本暗账及数封他与齐人往来书信。”
靖平帝勃然变色,立即道:“呈上来!”
薛全冷着脸,亲自接过薛寒拿出的账册与书信,抖着手奉到靖平帝面前。
靖平帝打开账册,一页页翻看,脸色越来越难看。
议事殿中压抑无声,几位大臣低着头,余光一时瞄瞄靖平帝,一时瞄瞄方相。
方相脸色惨淡,死死盯着靖平帝手中账册,满眼不可置信。
靖平帝终于翻完了,又抽出一封信看起来,最后目光冰冷看向方相:“方元志,方卿,朕视你为臂膀,你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方相犹不死心:“陛下,臣冤枉啊,人证可以逼迫,字迹可以仿造,是薛寒——”
方相顿了顿,突然想到什么:“是薛寒得知相府有意纳他的心上人秋六姑娘给臣的孙儿做妾,于是对臣怀恨在心,才伪造出人证物证……”
靖平帝目光移向薛寒。
秋六姑娘是薛寒的心上人他知道,怎么又被相府看上要讨去当小妾了?
靖平帝还记得秋猎时少女光彩夺目的样子,听着这事只觉匪夷所思。
“陛下,账册和书信是微臣今早带人去相府,在方相书房的密室翻出来的,账册上所记奇珍定然在相府中。请陛下下旨彻查相府,倘若真如方相所言微臣是公报私仇,也好还方相清白。”
“臣蒙陛下恩典,愧任百官之首,薛寒却在陛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强闯相府。这不但是羞辱臣,也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啊!”方相颤声高呼。
与方相的激动比,薛寒仍是一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