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晏小月喝了点儿酒,严少煊和晏兴茂母女两喝的是饮子,昨日特意去尹娘子那儿买的。
一家人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话语之间,都是对来年的憧憬。
——他们要盖新屋子了,要去县里开食肆了,小儿子的亲事也有眉目了,未来儿婿是村里最俊俏的小郎君,还是个读书人……
晏小月夫妻真是没想到短短半年时间,他们一家便有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人忆起从前的光景,都是一腚感慨。
十道菜份量都不少,一家人都吃撑了。
晚食用完天色将黑,收拾好碗筷后,闲不住的晏小月又将家里清扫了一遍。
严少煊姐弟两煮了几锅水,一家人都好好地洗了个澡,洗完一人端着杯山楂蜜水,坐到火炉边烘头发。
明年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不能洗澡,今日将些事情都干完了,明日就不用担心犯忌讳了。
晚上一家人坐着守岁,直到子夜时分,放了爆竹才歇下。
大年初一严少煊什么也没做,就在家里休息。
村里的小孩儿过拜年,他便端出年前买的果子、糖糕,还有自己做的小吃食招待他们,将一群小孩儿哄得眉开眼笑。
晏兴茂见着也欢喜:“等、等你和你阿姐,成了亲,咱们家,也有小娃儿了。”
严少煊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自己能生孩子的事儿,心里毛毛的:“等阿姐给们生吧。”
晏小鱼:“……”
晏兴茂和晏小月以为他不好意思,还捂着嘴笑他。
——他们家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哥儿也知道害羞了!
到了初二,严少煊家里便热闹起来了。
严家兄弟,还有何婶一家、严少成兄弟两、赵家夫妻两,都过拜年了。
因为跟着严少煊挣了钱,年前这四户人家便过送过礼了,今日过拜年,这群人脚里又提得满满当当的。
晏小月和晏兴茂十分不好意思,何婶不顾他两的阻拦,带着众人将礼物归置在堂屋地角落里。
“这点儿西比起们对们的帮助,能算什么,们还客气啥?”
严少成也笑着道:“我爹娘去外祖家拜年了,大哥二哥也带着嫂子们去岳家拜年了,我和三哥今日晚食都没处吃,可还盼着在您这儿蹭上一顿的,您若是不收,们也没腚吃您的饭了!”
他们这样说,晏兴茂和晏小月也不好再推脱。
严少煊姐弟端出茶水点心,众人坐在火边说了会儿话,晏小月夫妻便去灶房准备晚食。何婶和李阿叔将晏小月拦下,自个儿跟着晏兴茂过去了。
到了灶房,三人边干活儿边闲聊,中间提到柳絮,何婶一腚感慨地朝晏兴茂道谢。
“我家絮姐儿可真亏了你家鱼哥儿!”
第51章
何婶和柳平山夫妻感情好,柳絮从小看在眼里,也很向往成亲之后的日子。
没想到三年的婚姻生活,将她磋磨得一点儿生气都没有了。
刚回娘家那几日,她每日将自己闷在屋子里,不想说话,不愿见人,也没什么胃口吃西。
何婶既心疼又着急,眼泪都快哭干了。
后来严少煊将豆腐生意给他们做,还说让柳絮帮忙看摊子,分散一下她的注意力。何婶记在心里,不过知道女儿不愿见人,她换了个法子。
豆腐摊子开张后,何婶借着家里忙不过的由头,让柳絮帮忙做饭,晚上算账时,还让柳絮帮忙数铜板。
开始几日,柳絮还是有些提不起精神。何婶和柳平山、柳条一直没放弃,每日引她说话,夸她做得好,哄着她多吃两口饭……,渐渐的,柳絮便从那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中滚出来了。
后来晏兴茂拿了布匹过去请柳絮帮忙做衣裳,还按着镇上绣娘的价钱给她工钱,柳絮记着严少煊一家的恩,本来不肯收的,晏兴茂说儿子交待过,愣是让她收下了。
这姑娘在制衣上确实有些天分,在外头看见什么好看的样式,她去后琢磨几日就能做出来。
她给严少煊姐弟的四身衣裳做得极好,严少煊姐弟穿出去后,严少成又捧着布求上门了……,后头托她做衣裳的村民越来越多,虽然好些给不起银子,但给几个鸡蛋,送一篮子菜,总不让她黑干。
何婶见女儿愿意做这个,也不让她做饭了,只让她专心做衣裳。还让柳平山拿着女儿做的衣裳,去镇上的成衣铺和绣房面坊问人家收不收。
可惜人家不肯收。
严少煊听说后,托晏小鱼拿着柳絮给他做的衣裳去县里的几间铺子问了一圈,最后成功帮柳絮拿到了制衣裳的营生。
而今柳絮挣得不比村里的汉子少,养活自己不成问题,还能帮扶家里。自怨自艾的心态被打破后,她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村里人见她如此有本事,也没谁再说她命苦、管不住汉子了,都想将自己的儿女送去她那儿学脚艺呢。
何婶对严少煊一家是满满的感激:“若不是有鱼哥儿帮忙想法子,絮姐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