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可怜巴巴的眼睛看贾母和王夫人。
邢氏是指望不上的。
现在也只有贾母和王夫人能跟这位说上话。
“……不知嫂子要让他们如何吃苦?”
王氏也心中打鼓。
她还有小儿子要读书。
虽然她儿子可以另请先生,不必来学堂念书,可族里的孩子若都在学堂里吃苦,王氏总感觉她儿子可能也逃不掉。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沈柠叹了一口气,“我也不指着他们都成才,但不管成不成才,得先成人。”
贾家的男人就没有几个能当人的。
“文的方面会有另外的先生教,我就不说了,但焦大跟着太爷几上战场,他的忠心府里人人都知,以后孩子们在学堂念书,也都跟着增加一门武课,一天不用多,半个时辰足矣,也算跟着他打熬一下身骨,身体强健,我们也能少操点心。”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
“但七天一次的忆苦思甜饭不能少,而且,凡我贾家子弟,除了不读书的,人人不得缺席,但有缺席者,一次罚银十两。”
沈柠瞟了一眼王氏,这是她看到王氏后,给贾宝玉准备的,“当然,你有钱舍不得孩子吃苦,那就一年五百两捐进族学,这笔钱,每年会以奖励的形式,发放给每次文、武月考的前十名。除此之外,我个人每年捐出两百两,奖励前三名。”
她转向贾母,“婶娘觉得如此可行?”
第9章 坑
贾母被大家或期待,或焦急的目光看着,心口微闷,忍不住就转起了手上的念珠。
学堂改革,按理是男人们的事,沈柠这是越俎代庖,过界了。
可是她的出身及身份,再加上今天这事,插手学堂的改革,又是顺理成章。
没看刚刚还不满的一众人等,现在全在期待她答应沈柠的提议吗?
唯一不想她答应的就是二媳妇王氏。
贾珠去年中的秀才,如今在国子监念书,那里有他的岳父李大人照顾,她们婆媳是不愁了,贾家的族学也管不到他那里,可宝玉怎么办?
宝玉今年六岁,三、四岁时就跟着大孙女元春认了许多字,如今也正是读书的好年龄,已经请了座师,完全不必来族学里念书。
可不念……,一年就要给五百两银子。
这银子不算什么,难就难在她那个喜欢犯轴的二儿子贾政,一个不好,他很有可能每隔七天就让宝玉过来吃忆苦思甜饭。
这饭虽然不知具体如何,但只凭忆苦二字,就知道不好。
想到这里,贾母叹了一口气,“行是行,就是吧,你也知道,珠儿在国子监读书,你让他回来吃忆苦思甜饭……”
“珠儿已经考中秀才,自然不在此列。”
其实要沈柠说,贾珠才该回来跟着焦大好好打熬一下身骨。
可惜,她真要让贾珠回来,贾母和王夫人能当场跟她翻脸,就是贾政也不会同意。
沈柠微笑道:“贾家族里,所有考中功名的,俱不受族学约束。至于其他人……,做了贾家子弟,安享了贾家的富贵,那么不忘本,当居首位。”
贾母:“……”
王夫人:“……”
两人都想磨一磨牙,但此时反对,那就是她们忘本了。
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