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户给上一份。”
穆亦寒坐在不远,看着小家伙到处指挥,英俊的脸庞上,写满了宠溺和自豪。
“阿黎,听本座一句,日后成亲了,要生就生女儿,这才是寒冬里最暖和的小棉袄。”
说罢,他又故意撇嘴,“本座和你说这些做什么,你和翠翠的事,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呢,且让你先羡慕一阵吧。”
一旁的阿黎却没说话,反而一脸憧憬,目光全盯在不远处,翠翠还未显怀的小腹上。
第753章 可算回来了
穆亦寒等了半晌,没有听到熟悉的马屁话。
他回过头,顺着阿黎的视线一瞧,就见翠翠正勤快地帮忙,右手还总是下意识,护着身前的小腹。
“哦?原来你们……”
穆亦寒眸心睁大,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不过很快,他又无奈摇头,唇角浮上淡淡笑意。
“什么?”阿黎这时才回过神来,懵懵道,“国师大人,您方才是跟我说话了吗?”
穆亦寒站起身,大有深意地拍了下他脑门,哼笑道,“没什么,本座只是闻到了喜酒的味道罢了,你小子,快些定日子吧!”
赈寒的事情虽累,但有小柳庄上的大伙帮忙,再加上萧老太和吴夫人听说后,也都带着奴仆一起出力。
所以一万个冬资包,很快就整装待发了。
一个个鼓鼓囊囊的包裹,好似穿戴整齐的小娃娃,安静地躺在货箱里,“肩负”着百姓们的期待,朝着四面八方飞奔而去。
各地的百姓们拿到物资后,当然是又惊又喜,一时间好多人,都朝京城的方向磕了头。
他们当中,有的是住在桥洞下的乞儿、有的是卖水的老翁、有的是靠浆洗为生的老妪。
还有好多,是腊月里不敢出被窝、连屋里尿壶倒迟了都会冻上的孩童。
厚实的棉袄、现成的灶炭,就像是冬日里的一道暖阳,照热了他们的心!
“一入冬就断了生计,家里已经几顿没米下锅了,没想到朝廷竟给送来了……真是多、多谢公主,多谢国师。”
“我家小儿冻了几个晚上,早上起来小脸都是铁青的,有了这棉袄,可算能给他护着些了,这简直就是及时雨啊!”
众人又哭又笑,聚在街头不肯离去,诉说着心中感动。
于是,这个冬天,整个南纪国,便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了。
瑞雪洒在地上,白莹莹的,照亮了这片大地,也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
姜家人也在快乐猫冬,不过同时,还没忘办了几件大事。
先前在信里打过招呼、要来见证丰景揭榜的韦院长,可算是进了京城,已经被丰年接到姜府小住。
阿黎和翠翠的亲事,也赶在过年前夕,在一众人的期待中,风风光光办上了。
喜宴前几日,姜家就弄了车队,把大柳村几乎大半的乡亲,全都接了过来,一块在小九重天吃席。
小糯宝甚至还包了喜宴全部花销,穿了一身小红袄,笑嘻嘻的,做起了小花童。
乡亲们欢聚一堂,看着许久不见的乖宝长高了不少、出落得也更漂亮了,一个个都高兴坏了,干脆在小九重天畅聊了三天三夜。
等到冰雪再度融化之时,又一个开春,一个浩浩荡荡、拉着稻种的车队,可算抵达了京城。
姜丰泽此番去南越,几乎用了小半年的工夫。
眼下终于返京,他看了看身后的一个个大谷箱,侧目笑看着萧兰衣。
“咱们回来了,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把这承载着南纪希望的新水稻,传播到南纪的每一个角落?”
萧兰衣也仿佛如释重负般,揉了揉肩颈,长舒一口气。
“那还等什么呢,走吧姜老三,咱们现在就去见糯宝和国师!”
离开有小半年了,他俩的容貌都有些许变化。
尤其是姜丰泽,脸上晒黑了不少,但依旧是丰神俊朗,尤其是那双眼眸,有神得像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