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只能是设定,把人际关系简单化。
现实生活里,不可能的。
人是有感情、有能动性、有尊严的。
沈三通名气大,不捧他臭脚的多了。
越是名气大,越有人看不惯他,要喷他。
别说是沈三通的小成本喜剧电影,就是老谋子的戏也一样被喷。
学生时代,谁不是意气风发呢?
……
不过还是确定在北影首映。
院里领导亲自过问,这些人都有渠道。
有些甚至就在审片委员会,看过终审的《疯狂的超市》。
票房多少不好说,但是有市场卖相。
结合沈三通营销出来的声势,是奔着新一代导演领军人物去了。
好嘛,你小子,戏的女主用中戏的人。
要是用演技好,北影这些领导也就算了。
看看选的,是什么玩意?
中戏老师听了都摇头的唐嫣。
北影没演员给你上了是吧?
大三没毕业,还算学生作品。
新戏又不打算学校首映,你还是北影的学生吗?
所以,新上来的系主任田壮壮亲自做思想工作。
还有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谢飞导演答应做嘉宾。
只是对于电影追求不同,有所分歧,面子给到了,沈三通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是那种没心没肺的人。
这部戏拿到青影厂的指标,韩三平挂名,包括和华谊斗上一斗。
不仅仅是他沈三通有多厉害的缘故,有一大部分是北影牌子在背后。
现在来看北影首映确实对了,科班出身这个好处真多。
台前幕后的学长学姐,一邀请,只要有空都会来捧个场。
……
“我们先看电影。”
首映礼的主持人是央视电影频道的主持人经纬。
沈三通的首映礼先看电影,再聊天,和如今流行的方式不一样。
如今首映礼流行的是弄大声势,后世不可想象。
在人民大会堂,在政协礼堂,很多大场合进行电影的首映礼。
首映礼之后两到三天,电影才上映。
沈三通则是把电影营销放在前头,预告片、歌曲轰出来。
真到了上映的时候,一次性满足观众的观影期待,首映就是全国放映。
……
“哈哈。”
“哈哈。”
从电影开头,直到结束,笑声就没停过。
“有请第四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谢飞导演,和我们主创学术探讨交流。”主持人控场。
在北京电影学院放映那就不能是一般的互动交流,是学术探讨。
“导演拍的好,类型清晰、故事完整、笑点集中、煽情集中,关键是宣传的也好。”
谢飞笑呵呵的道:“这是一部好电影,好喜剧片!干干脆脆,我笑了好几次,本子好、剪辑也好,导演更好。”
给出了评价:“一代新人胜旧人,看完这部电影,觉得自己老了,电影事业,该交给年轻人了。”
“这部戏让我对新一代年轻导演充满了期待,有劲头,有能耐。你开了一个好头,做了个新生代导演的好表率。”
第35章 不就是一群披着艺术外衣的小丑吗
谢飞六十多了,行业地位有了,荣誉也有了。
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协会副主席。
这才05年,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的准入资格放开,不过一年多一点时间。
谢飞作为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沈三通只是一个导演新人。
映后的学术交流,本身就是一种提携和认可,有传承的意味,好处非常多。
不管接不接受,承不承认,05年这个时间点,不是后来谁都能拍电影,谁都能玩一手。
拍电影依然是特殊的权利。
是少数人才能玩的东西,地位象征。
沈三通真的有点紧张,怕对方不讲武德偷袭。
提前有过沟通,把片子拿北影放映,肯定是以鼓励为主。
北影走出一个新生代导演里的代表人物,对北影也有好处。
但谁确定呢?
真要喷了,也就喷了。
六十岁的老头,业内地位高,还是自己的老师,还能当场爆金币不成?
好在谢飞老师实事求是,这部戏就是好戏。
这个评价很高,出乎沈三通预料的高。
有了这个评价,沈三通就是新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
能够拿出来,名正言顺的。
这就是科班的好处,有关系就是爽。
同样是拍商业片,张艺谋被骂特别多。
陈凯歌《无极》拍成那个样子,行业内声音反而不大,就是因为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