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还是连封信都不会写呢?”
梁九功保持微笑,内心疯狂吐槽。
四公主才五岁,五岁!
说的好像皇上您自己这么大的时候就能出口成章了一般!
康熙提起笔也画了一幅画让人给丹卿送去,丹卿收到后仔仔细细研究了半天,然后不确定的问道:“汗阿玛这是在骂我呢?”
这画跟丹卿送去的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寥寥几笔勾勒出康熙站在山上往下眺望的模样,而山脚下的行宫里,一个小女孩正在跳舞。
“他是说我自己乱折腾活该病了的意思吗?”
丹卿如是理解。
纳兰性德强忍住笑意:“皇上的意思是他在山上期盼着您早日康复。”
皇上也真是的,怎么跟四公主学着画画呢?
四公主哪里看得懂这画中隐含的意思!
丹卿:……
真的吗?
她怎么看都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呢?
康熙,真的不是在故意嘲笑她的画技吗?
第34章 第34章二合一章
纳兰性德不愧是康熙信重之人,有他的帮忙,一切都变得顺畅起来。
丹卿私下里偷偷的一点点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纳兰性德,试图给他一点启发,盼着他能主动去做这些事。
许是她做得太过明显,纳兰性德想当做听不懂都难,只好苦笑道:“奴才知道四公主心忧百姓,但朝廷赈灾皆有定例,非奴才一人之力能干涉的。”
丹卿也懂,就是有些失望而已。
“公主能拉着曹家一起赈灾已经解了灾民燃眉之急了,等过些时日朝廷的赈济到了,奴才会想办法与皇上提一提公主的法子,只是您得有个准备,未必能成。”
纳兰性德也不是怕事之人,只是先将话说在前面,“咱们施粥这点粮食是小数,您想按什么规矩来自是都可以由着您,但朝廷赈灾要考虑的整个州府的百姓,您的法子虽然好,可实际做起来却是很困难。”
说白了,丹卿的想法过于理想主义。
她希望每一升粮食都是能实打实的用在百姓身上,希望所有百姓都能公平的得到救助,然而实际上,每一次朝廷赈灾都会存在贪腐盘剥。
康熙也不是不知道有人从中牟利,但若是将这些人全部换掉,那赈灾之事将会更加困难,所有有些事只要不太过分,他也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是社会制度天生的弊端,在这个时代,底层人命太不值钱。
与纳兰性德谈过一番后,丹卿彻底认清了自己的想法有多不现实,挫败感和无力感让她失了活力,对赈灾一事也再没了之前的激情,只叫纳兰性德盯好了,一切都按之前订好的规矩进行便是。
而她自己,则是当起了甩手掌柜,叫人去给康熙带了信儿,说想太皇太后了,要回山上去。
对于丹卿的“善变”,康熙并不觉得奇怪。
小孩子嘛,总是没有长性的。
施粥的事情一旦订好了规矩,之后每日便都是重复一样的事情,再没什么新意,丹卿觉得无聊也很正常。
所以康熙便下了旨意,让纳兰性德留下继续配合曹寅处理施粥的事情,叫常宁护送两位公主回菩萨顶上来。
大公主略有些不舍,觉得好像这么回去有些半途而废的意思。
“大姐姐,咱们留下来其实也没什么用处,”
丹卿劝道,“咱们库房里就那么多米粮,早已经分好了每日能用的数量,不管发生任何事,咱们也变不出更多的来了。更何况,这次施粥虽然是咱们提议的,但实际上出钱出力的是曹家,而汗阿玛又叫了纳兰侍卫来统筹全局,这份功劳,咱们占够了,不能再多了。”
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好名声亦是如此。
收尾的事情都交给纳兰性德去做,他自然知道康熙想要的是什么,而她们,功成身退才是最好。
大公主不太懂,但她相信丹卿,便只是暗暗记下丹卿的话,再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