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场面,大家难免心焦。
“什么时候书店能不这么多人啊?大家难道就没有别的事做吗?”郭剑梅抱怨道。
陶玉墨调侃道:“大家都是像你这么想的。”
其他几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排队肯定是要排的,陶玉墨她们来的时间还不算晚,前面的队伍也就三十多米长,不到一百个人,只要不是想买的书进货量太少,肯定能买得到。
几个女生说说笑笑,没过多长时间,就见书店的门板动了,刚刚上班的营业员正在准备开门营业,排队的人群一阵躁动。
等书店的大门正式打开,人群迫不及待的蜂拥入书店。
书店门口,贴着红纸黑墨写的新书上架预告:周日到《赖子的夏天》200本,欲购从速。
“诶,别挤!别挤啊!”
“挤什么挤啊?都是大学生,能不能有点素质?”
人群之中不时传来个别人的叫喊声,可惜并不能阻碍大家购书的热情。
海淀大街新华书店是如今燕京比较少有的实行开架售书的书店,人群涌进书店后,全都奔向了摆着新书的书架冲了过去。
此时的书架上有一排新书格外显眼,大家确认了一眼书名,立刻争先恐后的搂起几本跑到柜台去结账。
陶玉墨和几个同学挤在人群里,艰难的从书架上取到了几本书。
“每人限购两本!每人限购两本啊!”
柜台的营业员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只是高声提醒着众人限购数量。
“说了就能买两本,你捧四本来干嘛?”
收款员熟练的从顾客捧来的书里抽出两本书放在一边,然后再结账。
陶玉墨她们几人并没有急着结账,因为几人今天来不光是为了买《赖子的夏天》,还想买几本别的书。
只是新书发售一向抢手,所以她们才不得不跟着大家一起冲,现在她们人手一本《赖子的夏天》,也就不着急了。
耐心等一会儿,等来抢新书的人散一散,大家才可以悠闲的选书。
抢新书的队伍效率很高,没过一会儿,书架上的新书空了,原本拥挤的书店也空了下来,只有二十多个原本在队尾的顾客还在结账。
陶玉墨几人散开到各自想要选购图书的书架前,一马、二哲、三社科,四经、五军、六法律……
新华书店图书分类是有顺序的,常来书店的人对这个顺口溜并不陌生,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想买的书。
陶玉墨和郭剑梅挑好了书,便到柜台去结账。
恰好碰见有同学走进书店,那张脸即便是放在大学生里也很年轻,用后世的话来形容,完全是个小正太。
“小查,你也来买书啊!”郭剑梅笑着跟对面走来的男生打了个招呼。
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
“剑梅姐,是啊,我过来买书,不是说《赖子的夏天》今天到货吗?”查海升对郭剑梅报以微笑。
查海升的眼睛瞥到郭剑梅一旁的陶玉墨,脸上闪过一丝羞赧,作为燕大79级法律系最漂亮的女孩子,陶玉墨可以说是法律系公认的女神。
“小查,那你可来晚了。”
陶玉墨语笑嫣然,带着调侃的语气说道。
郭剑梅催促道:“刚才大家一窝蜂的抢书,你赶紧去看看吧,不知道还有没有。”
听着郭剑梅的催促,查海升快步来到新书书架上,本来摆放着新书的地方空出了一大块,他看了半天,也没有《赖子的夏天》。
他便跑到柜台问营业员,“《赖子的夏天》还有吗?”
“没了,刚才都卖光了。想买的话,得半个月吧。”
闻言,查海升面露失望之色,晚了这么一会儿功夫就得多等半个月。
“书店来新书你也不知道早点来排队,难怪买不到书。”陶玉墨挖苦道。
查海升无奈苦笑,“早上他们非得拉着我……”
他的解释还没有说完,就见陶玉墨伸手递出一本书。
它的封面是蓝黄两色的,蓝的是天与海,黄的是大片的向日葵,在种满向日葵的田里,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互相凝望。
“我这本给你吧!”陶玉墨说道。
清早的书店门口,阳光撒在她的身上,查海升好像看到了仙女。
“你要不要啊?”陶玉墨等了好一会儿,见查海升也不说话,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查海升这才反应过来,“要要要!”
他赶忙掏出钱递给陶玉墨,又接过了她手中的书。
然后眼看着陶玉墨汇合几个女同学,飘然远去,怅然若失。
“诶,玉墨,你看到小查刚才看你的眼神没?”
回学校的路上,郭剑梅问陶玉墨。
“小屁孩儿一个!”陶玉墨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但显然是明白她在说什么。
查海升15岁考上大学,是燕大79级法律系最年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