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573节(2 / 3)

着实有点累了,李侦下令大军入城休息。

秭归县城内顿时一片鸡飞狗跳,百姓被迫把房子腾出来,让给士兵休息,很多百姓只带了一点细软离开,房子里留下的财物基本上都会士兵洗劫一空。

城内的猪羊鸡鸭也被搜刮一空,成了士兵的军粮,折腾了两个多时辰才终于安静下来。

州衙内,李侦和行军司马杜清正在询问荆襄的情况。

刺史杨子霖行一礼道:“启禀殿下,据卑职所知,季广琛的两個儿子季寿春和季江宁反目成仇,兄弟二人争夺军权闹得不可开交,听说军队被一分为二,季寿春占据了襄州,而季江宁占据了豫州。”

行军司马杜清眉头一皱道:“季寿春不是在河陇为官吗?”

“他赶回来了,参加了父亲的下葬,下葬后,两兄弟就开始反目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季寿春代表河陇的利益,季江宁代表朝廷的利益,以前季广琛就是脚踏两只船,让季江宁出任豫州刺史兼兵马使,率一万五千军队坐镇豫州,但副节度使陈景光是李邺任命的,他效忠河陇,季寿春就得到了他的支持,得以控制襄州。”

李侦深以为然,他们早就发现季广琛脚踏两只船,两个儿一个效忠河陇,一个效忠朝廷,很有手段,

“那现在兄弟二人怎么样?”杜清又问道。

“听说两兄弟斗得跟乌鸡眼似的,各自统领大军在唐州对峙,都想把对方吞掉,唐州是季江宁的地盘,应该是季寿春先挑起纷争。”

“那荆襄水军呢?”

“他们在江夏和汉阳,水军声明保持中立!”

“也是一个老狐狸,两不得罪。”

李侦哼了一声,对杨子霖道:“知道了,多谢杨使君!”

杨子霖行一礼,退下去了。

李侦见他身影走远,这才问杜清道:“杜司马,我们该怎么办?”

杜清得意一笑道:“这就叫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抓住战机先夺取峡州和荆州,峡州是巴蜀大门,必须要控制在我们手中,荆州是荆襄重镇,拿下荆州,我们一半荆襄就到手了,关键是要快,趁两兄弟还在争夺之时,我们夺取最大的利益,这是我们的机会。”

“如果兄弟二人联手怎么办?”李侦担忧道。

“怎么可能?”

杜清冷笑道:“立场完全相反,怎么可能联手,最多是暂停对峙,掉头来攻打我们,我们正好集中兵力,一个一个吃掉。”

杜清的思路完全正确,但他所有的思路和策略都构筑在杨子霖给他们提供的情报上。

杨子霖给他们编了一个两兄弟争权的故事,使他们二人深信不疑。

次日一早,李侦留下数百人看守县城,三万大军继续向东疾速而行。

就在三万大军离开秭归县,进入峡州后不久,夜里两更时分,一支埋伏在北面山区的五千荆襄军悄然杀至。

秭归县城内,一支三百人的内应士兵开始迅速集结,他们摸到东城门,留守的六百名士兵大部分都在熟睡中,只有一百士兵分成两队,分别看守东城门和西城门。

之所以要选择东城门,这就是为切断士兵和三万前军的联系,防止前军得到消息后立刻调头杀回来。

东城门有五十名士兵看守,夜里十分寒冷,大部分士兵都躲在紧靠城门的一家客栈内睡觉,城门看守实际上只有十人。

三百士兵兵分两路,一路两百人杀进了客栈,将熟睡中的四十名敌军干掉。

另外百人则假装为巡逻队,上城去将十名士兵用乱箭射杀。

轻而易举就干掉了东城的五十名士兵。

城门开启了,埋伏在城外的五千荆襄军冲进了城内,睡梦中的六百守军几乎都没有反应过来,便被一锅全端,与此同时,看守西城门的五十名也被一网打尽,无一人逃脱。

天还没有亮,五千荆襄军便开始在东西两端峡道的险要处布下重兵,将两万支援军切断了东进之路,同时也切断了李侦三万前军的退路。

雷万春不愧是李邺培养出来的名将,他充分利用了李侦前军轻装行军的弱点,再利用三峡道特殊的地形,便将三万前军困死在三峡道上,三万前军最大的敌人不是荆襄军,而是他们自己,他们只有几天的粮食,能支撑多久?

两天后,李侦和杜清率领三万大军抵达西陵峡的出口下牢镇,队伍行走在只有一丈宽的山道上,再走两里路就进入开阔地带,那边就是下牢镇了,然后再走五十里就抵达三峡道的出口夷陵县。

但下牢镇这里有一处极为险要的地形,那就是有一段长约一里的栈道。

这时,杜清已经感觉到有点不妙了,他们一路经过的十几个村子都没有一个人,粮食、牲畜什么都没有,很显然都被转移走了。

如果说他们得到消息,自发地惊恐逃走也解释得通,但总有点牵强,应该逃得不会那么干干净净,连一粒粮食都没有留下,这点是最大的疑问。

所以杜清心中开始打鼓,但他又没有证据,不能明着说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