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此疑问,李煜冉便索性问了出来。
薛凤麟闻言笑笑,对李煜冉道:“李大人官职虽不显,但薛某却知道李大人在建州的业绩。”
“建州与砂州比邻,自然环境差不多,百姓几乎也一根同源。然而砂州贫瘠已久,建州这些年却蒸蒸日上。我作为砂州的父母官儿,对李大人自是心中敬服,也想来请教请教李大人是如何将建州的民生提振起来的。”
薛凤麟此言诚恳,又涉及民生一事。李煜冉一听,心中也是一震,对这薛知州的印象一下子就有了改观。
再加上他这些年在建州做了不少事情,心中也确实有些自豪。被薛凤麟这般一夸,李煜冉便不再把薛凤麟当成与自己不是一路的京城纨绔,而是很有些惺惺相惜起来。
借着唐大人的宴席,薛凤麟与李煜冉聊起了砂州与建州的民生之事。
薛凤麟本就很会聊天,先引着李煜冉说了许久建州之事。夸奖一番之后,薛凤麟才忽然提起两城一起联合构建产业链的事情。
这思路是从沈宣那里得到的灵感,落地的部分,也是薛凤麟自己结合了砂州沿海的条件就琢磨了很久。
提案闻所未闻,着实是十分大胆,但似乎又有可行之处,当下便让李煜冉又是惊讶又是心动。
李煜冉是商贾出身,对经济方面的嗅觉还算是比较敏锐的。
他潜意识里觉得薛凤麟提出的这大胆的方案有戏,但操作起来,又是一场巨大的赌博。毕竟不管是民生还是财务都要投入大量的资源。
砂州如今还是脊贫之地,倒是不怕随便折腾。但建州好不容易渐渐好了,若是走了弯路,怕是又要元气大伤!
李煜冉心中犹豫,并不敢现在就答应什么。薛凤麟见了,便也不逼着他。
他今日与李煜冉已经提出此事,便是进了一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这提案涉及众多,自是需要谨慎处理,本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决定的了的!
唐大人贵为知府,宴席自是不能置办的差了。
唐夫人费劲心力,给唐大人操办出一场席面。用的都是彭州最好的菜色,多是海鲜,挑选的都是最大最好的,免不了频频被人夸赞。
饭吃的差不多了,席间就有人起身夸道:“唐大人今日这席面实在是让在下见了世面。就说这鲍鱼吧,我也算常吃,但今日这般大如饭碗的鲍鱼还是第一次见!”
此人说完以后,又有人陆陆续续的夸赞起其他菜色。只是夸的最多的却是餐前招待用的茶水点心。
特别是那个形色俱全的糖果,柔软如棉花一般,还是第一次见。有那等喜好甜食的大人,当下就找唐大人要方子。
唐大人面上有光,却是捋着胡子说道:“这茶点乃是我夫人着人准备的。但这糖果名曰云朵糖,我家却没有方子,而是特地在外面卖来的。”
那大人一听这云朵糖能买,自是更加高兴,立刻就找唐大人求得了买糖的地方。
这一番热闹过后,宴席正式结束,各官员们才携家带口的各回各家。
李煜冉与夫人一起上了马车,待马车发动以后,李夫人才突然说道:“官人,去一趟彭州街上的宣记云朵糖铺吧,家中我爹娘还有老太爷老太夫人都喜好甜食,我想买些云朵糖作为特产带回去。”
李煜冉也是尝过那云朵糖的,的确是口味特别。自家夫人想的周到,他心中也有所认同,便点点头,让那车夫驾车朝着彭州最热闹的闹市街去了。
“官人,你可知这宣记云朵糖的铺子是谁家开的?”李夫人有些神秘的笑了笑,在一旁对李煜冉说道。
“为何这般问?难道是你认识的人?”李煜冉有些纳闷的问道。
“此人你今日也见过,就是那砂州知州薛大人的夫郞。”李夫人有些八卦的讲今日在宴席上知道的消息分享给李煜冉道:“这薛夫郞也是个厉害的。竟然在砂州盘下好大一片沙地种果子,又开了个糖厂制糖售卖。”
“听说今年砂州的果子还未长好,只能从外面进材料,所以糖厂的产量上不去,只能在彭州开店。便是如此,这云朵糖一个月也能挣上三百多两银子,一年就是三千多两!”
“若是明年地里的果子出来了,还要大批量生产,把铺子开到京城里去。这一年岂不是要有上万两的收益了?”
李煜冉一愣,才知这宴席上众人夸赞的云朵糖竟然是薛凤麟家的产业!
他之前听薛凤麟给他画大饼,说要在砂州和建州搞产业链,一条龙的开设厂房,将产品销售到整个大晋和南洋。还觉得此事虽然有很大的利润,但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然而现在听自己夫人这般一说,他才知道原来薛凤麟也不只是随口说说,而是自己已经亲自实践,且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此时马车刚好到了闹市街上,在宣记云朵糖的铺子门口停下了。
李夫人掀开车帘,才发现门口竟排着长队。有不少马车还很熟悉,一看就是与他们一起从唐大人家中出来的。
“怎么这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