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锦绣荣宠共华年 第82节(2 / 5)

加入书签

根错节不知道多少关系呢?舅舅舅母当初定要把姐姐留在上京是为着什么?不就是怕嫁远了姐姐受了委屈照顾不到?姐夫要想仕途顺达,那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卫玉琴还是有些犹豫。其实这样的话书衡已经劝过她一次。在她的后院生活里,其实申伯康的作用比她想想的大-----毕竟,那婆母是个拜儿神教的。幸运的是,申伯康讲道理,而祖父申阁老,又是廉明正直的。

“我也知道啊,你说的我都懂”卫玉琴呐呐道:“可是,大郎他,他原本就爱重我识大体明规矩不生事,我这要一闹,那他若是嫌恶了我呢?”

若这爱重是用单方面忍让换来的,那宁可不要。书衡皱皱眉把孩子塞到她怀里:“你瞧瞧,这么喜人的大闺女,马上长大了懂事了,要是让她天天过跟你一样的日子你舍得吗?樱姑盯着你的用度难道就不盯着妞妞的?还是说你就忍心让她天天听婆母念叨:哎呀,可惜呀,又不是带把的,白对她那么好,早晚都是别人家的人,赔钱货?”

卫玉琴的神色当即严峻起来,紧紧把孩子抱在怀里,呐呐道:“怎么会?不会,我不会让我的乖宝过那样的生活。”

书衡冷笑:“这便是了。为母则强,看着自己女儿你也得腰杆子硬起来。宽容忍让可别被别人当成窝囊。”

卫玉琴认真点头,用力握了握书衡的手:“放心。”

四舅舅四舅母果然有先见之明,与书衡不同,卫玉琴才是真正的“与人为善”,凡事都讲究面上过的去,又得体面又得排场。性子和顺好说话----这都不是错,但她性子和顺还太有钱(比起婆家)那这就有问题了。所以他们才会费劲巴拉一早准备,定要让卫玉琴生活在自己罩的到的范围内。

书衡刚进门就看到了,一众婆子丫鬟都是熟人,四舅母特特陪嫁过来的,后面铁定还送过。但这一切都治标不治本,除非卫玉琴自己硬起来-----还是皇后说得好,若是遇到了无赖你还当淑女,那你铁定是要吃亏的。

事情的发展非常精彩,结果也出人意料的好。

当日之后,樱姑果然又看上了珍珠链球。她知道书衡的贺仪是绝对讨不到的,便退而求其次要拿珠子。又是一番撒娇哭诉,又是一场好戏,正捧着太子妃送的拐杖感觉自己倍有体面的老太太瞬间想到当日那么多人(申家其他兄弟姐妹)都收到了礼物,单单就樱姑没有,顿时也心疼了,想到儿媳妇宽和指缝宽,便又颠颠的上门来。

不料恰好在这里遇到了大儿子申伯康。他原本在翰林院当值,却被卫玉琴特特派人请了回来,这还是娇妻进门第一次,自己妻子向来平静驯顺,不多话不多事,忽然被叫,他也吓一跳,还以为家了出了什么事,骑了大青骡急急赶回来。这却是卫玉琴早先就派人盯着那边,墙根听的清楚,看到樱姑头天晚上进去哭就知道婆母第二天会过来,因此早作准备。

一场撕逼大战又开始了。

☆、 大获全胜

申老太干瘦精干,眼见到儿子,面上便是一喜:“康哥儿,今儿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申伯康忙请了母亲上座,方道:“刚被玉琴请回来的,说家里有些事情。倒是母亲,您大热的天怎么亲自来了?有什么话叫儿子媳妇过去听着便是。”

老太对儿子的话非常满意。满面褶皱笑成了菊花:“也没啥。就是樱姑,这小孩可怜见的,当日太子妃上门,人人都有礼物,或金餜子或荷包或扇子,大闺女更是好福气,不知道哪里入了太子妃的眼,得了一大包好东西。唯有樱姑,这孩子啥都没有。”

申伯康是个聪明人,只一听便知道母亲这话的意思,便笑道:“这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申家种地出身,祖父亲自挂上牌匾,耕读传家。不论是金银货物还是名利浮名,均不改放在心上。尤其女子,自该以针织为务,四德修善便是大福,计较那些做什么?”

卫玉琴向来都不喜欢夫婿讲这大道理,今日却觉得他说话竟然也可以如此中听。

樱姑看了卫玉琴一眼,脸上一红,轻轻拉住了外婆的手,忽然眼泪就下来了。她抽抽噎噎道:“表哥教训的是,原是我不懂道理。表哥教我,我以后再不敢了。”她强忍了眼泪又抬头可怜巴拉的看着申太太:“外婆,我不玩链球了,我去绣花吧,我昨天才刚给您绣了一双袜子呢。你合脚吗?”

申太太当即道:“合脚,棉布的,穿着舒服呢。”她若有若无的看了卫玉琴一眼:“樱姑的针线活漂亮,那手艺真是没话说。”

卫玉琴抿了抿唇,没说话。她心底是瞧不大起这个婆母的,纵然表面上敷衍,但肯定不会很亲热。申婆婆也是看出了这一点,表面恭敬实则不屑,所以心中对这个高门儿媳多有想法。只恨儿子为何非要高娶------

“婆母喜欢就好,原是我娘教给我的,让我好好学,还说当初她跟外婆您学针线,让我勤快点,别给她丢人。”

申老太当即想到了自己那从小当牛做马任劳任怨的大女儿,也是唏嘘感慨,还拿手抹眼泪:“哎,你大姐可怜,从小没吃过一顿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