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锦绣荣宠共华年 第48节(2 / 4)

加入书签

得享受生活的贵族女子。

董音果然十分喜爱,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阿衡不论做什么事都让人如此舒心。”她亲自开了柜子捧出一方黄玉澄泥砚:“我哥哥从山东黄河边觅来的,一对一双,如今分一只给你,别人也不配使的。”

书衡十分感激的收了,笑道:“付出给懂得的人。一般人那里我也懒得花这种心思的。”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董音却当她意有所指,“付出要给懂得珍惜的人”,她细细咀嚼片刻,竟然黯然失色,面显痛楚。书衡诧异:“姐姐怎么无端端伤心起来?”

其实从她进门的那一刻起,书衡就发现四年不见,这女孩已经成熟太多,从进门问安到打帘子见书衡,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显出端庄和平来,赫然是个大姑娘了,不复往日的飞扬跳脱。这忽然难过又为哪般?

“我爹爹要将我嫁于一个同窗之子。”董音一开口竟是眼圈红了,零泪如雨。

女儿婚姻听父命乃是常理,董音再怎么被宠爱想来也无法幸免。以董阁老的眼光此子相比也错不到哪里去吧。书衡关切的问:“难道那个男儿竟十分入不得眼?”

董音轻轻握红绡帕拭了泪:“我哥哥事先去探过那个人,只说曾在书院□□读共商过,未见得十分不堪。”

这话里可有些文章了,“未见得十分不堪”那言外之意是“有九分不堪”还是“十分不堪”只是未见,或者此人就是中规中矩并无出色之处?董音多机灵会想不到这些。难怪她要伤心。要知道若是一般官家女孩也就算了,但董音不一样,她阅历多心志高,不是人中龙凤她能嫁?

“可订亲了?”董音十六了,即便这次回来她嫁人了书衡都不觉得有多意外。

董音摇头:“没有。我祖父和哥哥并不十分乐意。”

书衡诧异:“那可奇了。这其中定有个故事吧。”董侍郎这种人不像会忤逆老爹的那种。可惜的是董夫人向来唯夫命是从,并不晓得为女儿争,只会来劝董音。

“是我爹爹,我爹爹当日兴起与同窗游华山,结果不小心失足,扭伤了脚,险些从悬崖上滑落。是个青年和他父亲一起把我爹爹抬下来的。我爹爹心念他们的恩德,便要把自己女儿许配过去。”

------好,果然故事性很强。书衡心道,事情没那么简单,董侍郎不止一个女儿,只是嫡女董音尤其出色,她还有几个庶妹啊。董音不愿意嫁,就再选一个,反正当初又没说是哪个女儿。问题还在董音身上,难不成她十六了还没定亲?

等等!付出要给懂得珍惜的人?!这丫头不会还在撩骚和尚----而且还没有撩骚成功。因为她还没有说亲,所以她的妹妹们自然轮不上,排顺序也排到她!董侍郎急了也生气了,索性就把她指给同窗。

书衡急了:“姐姐,难不成你还惦记着那灵知小和尚?”

-----虽说女追男的这类故事向来都会比较生动有趣,令人解颐,但千万不能忽略时代背景啊。这是个直男癌泛滥大丈夫主义盛行的年代。别的不讲,就说说冒辟疆和董小宛。小宛姑娘美吧?有才吧?温柔能干体贴吧?秦淮八艳花名远播多少王孙千金买一笑。可她偏偏恋上了冒辟疆,自己出色出力还出財。冒辟疆不搭理她她都心甘情愿投奔,还是钱谦益出面说合才进了府。然后呢,又要侍奉正室夫人,又要操劳家务,还要想办法琴棋书画歌舞弹唱哄丈夫开心,操劳过度,积郁伤神,她跟了冒辟疆不过八年而逝,红颜薄命难道不是她自己选的?

小宛妹纸可能信奉:“我爱你与你无关。”至死换不到男人一点真心也不后悔,情之所致就是这么任性。但在书衡看来却是十分的不值啊!

何止不值,简直让人恨不得一巴掌扇醒。董音你丫的不会也这样吧?枉费了你崇拜白素媛,你看人家活的多通达!

有些时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能传为美谈,但很多的时候,你爱我和我爱你不是一码事。钱钟书先生说的好,什么是婚姻,婚姻就是找个不太讨厌的人过日子。爱情修成正果固然令人愉悦,然而有好事多磨一说又有福不可满之劝,终身幸福的婚姻毕竟少,大多人终其一生都是柴米油盐磕磕绊绊。

董音默默的坐回座位上,轻轻捻挼着美人浣纱春瓶里插着的百日红。半晌才道:“四年前的夏天,我曾经见过他的母亲,他们从豫州过来,寄住在广济寺后面大青山下的村子里。我特意去见见那位老人,有点好奇她就这么一个儿子,怎么舍得他出家,难道她就不想抱孙子延续香火不成?”

“这个我倒晓得,我遇到他的时候,他正要回家,说是母亲病危。但夫人派人带了大夫一起过去,应是从鬼门关又拉回来了。”书衡道:“那时候我见到申姐姐她们,她们说起过这件事。原来你下乡是为了见老夫人。”

灵知侍母至孝,董音还想到了曲线救国,也实在算得上费心思了。

“老夫人原本不知道儿子出家了,只当他在富人家里做工。”董音脸上显出些黯然:“老夫人有眼疾,逃荒途中开始有的,看东西本就模糊,他每次回家稍微收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