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节(2 / 3)
程的研究上取得新的突破。
当然,同时他确实希望更多人能听懂。
毕竟是自己的研究,传播给更多的人,也算是一种个人的成就了。
……
很快,讲座开始了。
这次的报告来了很多学者。
王浩站在会议厅的讲台上,看着台下的人群,感觉有点像是学校的大教室,粗略估计也超过百人。
过百的人数似乎并不多,但考虑到台下都是顶尖学者,而且好多都是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的专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也少不了,部分人是来凑热闹的。
在王浩的眼里,李建华这种就属于凑热闹的类型,因为李建华是做飞机整体设计,是带领团队做飞机设计项目的,而不是专业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
在空气动力学的领域上,他的水平最多比普通博士高一些,甚至可能还赶不上普通的博士,只是对应用研究更了解一些,基础肯定是有不小的缺失。
台下有好多学者也是类似的情况。
他们或许是某个方向的专家,但只要不是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不是专门研究、使用相关方程,想要听懂报告就几乎不可能。
术业有专攻。
在科学、数学的领域更是如此。
哪怕是一个顶级的院士,也很难涉及跨领域的内容,甚至非主要研究领域,能力水平赶上一个博士生,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等会场安静下来以后,王浩站在台上,开口说道,“今天,我很荣幸受到李总设计的邀请,来到这里做讲座报告。”
“这是有关我对偏微分方程、ns方程求解方向的研究报告。”
“我对于飞机设计不了解,对于空气动力学也没有特别的研究,但我对ns方程,偏微分方程,有一些的个人理解和研究。”
“李总设计认为,我的研究对于飞机外形设计相关计算很有帮助,所以,我站在了这里。”
“我想,大家也不是来听客套话的,下面就直接进入主题了。”
王浩笑着说完就在白板上写下了两行内容,也就是两个标题——《偏微分方程组求取近似解组》以及《替换方程与原方程对比分析修正》。
“我把研究分成两块内容。前面就是偏微分方程组的求取近似解组的方法,会在上午进行讲解,这一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我相信多数人都是能够听懂、能够理解的。”
“后面一个主题是替换方程与原方程的对比分析修正,会在下午进行讲解,这一部分内容难度相对较高,但也是计算中最重要的部分。”
“下面我们就开始第一部 分的讲解。”
“……”
王浩开始认真讲了起来,他就像是在教学课堂上,表现的很是随意,但讲解却做的非常精细。
台下的人也认真跟着听。
他们发现王浩讲的速度很慢,而且只是计算方法的介绍,确实是能很容易能听明白的。
不过,有些人依旧觉得有些地方晦涩难懂,他们只能用笔做出记录,把结论记下来才能继续跟着听。
还有些开始没多久就已经听不懂了。
其中就包括李建华。
这次再听一遍讲解内容,李建知道自己为什么听不懂了,因为他没有相关的数学基础,或者说,有基础也早就忘记了。
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讲解的再细致,一些转换的步骤也不可能听懂。
李建华感觉非常的郁闷,他一直认为自己在空气动力学上,也是有一定研究和理解的,但碰到很专业复杂的问题,即便对方详细的做讲解,他却连听都听不懂的。
还有些人也很快跟不上了,但跟不上的原因,并不是不能够理解,而是听讲的过程中有些走神,或者和旁人说了句话,再回过神就完全跟不上了。
他们也忍不住小声问一下其他人,“怎么就到这里了?刚才讲的是什么?那个转换是怎么来的?”
没有人回答。
好多人都已经发现,王浩讲解的内容难度很高,但认真听还是能够明白的。
如果走神一下可就不一样了。
数学就是这样的。
一整套逻辑体系中,有一步跟不上,后面也就很难再理解了,但台上的讲座肯定不会停下来,也不会被单独一个人做解释。
王浩在台上认真做着讲解。
他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跟上,有些难理解的地方,还连续强调好几次,可还是有些人跟不上,就没什么好办法了。
他只能不断强调,“如果刚才的地方没有听明白,就记下这个结论,把这个结论当成是定义、公式。”
这样说完以后才继续。
整个过程真像是教室里给学生讲课,但根本没有人在意这一点,他们无暇去考虑其他问题,只是跟着认真听。
不过整体来说,就像是王浩的判断,上午的内容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