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87章 有备而来(2 / 2)

加入书签

一时之胜会也。”

古时候,半山出产的泥猫都由半山娘娘庙雇用的工匠手工制作而成,工艺十分讲究。这些泥猫大多数为双面造型,形状姿态千变万化,色彩丰富,栩栩如生。

现在的泥猫更与时俱进,游客可根据喜好绘制一尊带回家。2007年,半山泥猫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与此同时在南乡,因猫捉鼠保护庄稼而对其产生崇拜,视猫为神,至今还保存着“舞火猫”敬神的古老习俗。

很久很久以前,壮族的祖先刚到居住地落脚的时候,四周都是荒山野岭,猛兽特别多。

他们的祖先虽然很勤劳,每天辛苦地劳作,开山种田,但粮食总被老鼠偷吃。

为赶走老鼠,当地民众崇拜起猫,并奉之为猫神,于是有了用稻米草扎成“火猫”、祈求五谷丰收的“舞火猫”传统。

现存的“舞火猫”主要分为两种形态:一是舞长猫,二是舞猫人。

舞长猫与汉族、瑶族的“舞火龙”如出一辙。通常将长猫按“之”字形排列。

夜幕降临,全村男女老少陆续汇集起来,烧起火塘,燃起神香,并将神香插入“猫身”上,开始“敬猫”仪式。

参加舞猫的村民举起“猫头”和“猫身”,伴随着锣鼓有节奏的声响,开始舞动起来。通常由几个小孩扮成逃窜的“老鼠”在前方引舞,他们用双手举着点燃的香把,灵活地左右跑动。

“猫头”比较重,所以,一般由力气大的年轻人举着。像“舞龙”一样,“猫头”后的“猫身”被很多根竹竿撑起,大家排着队,将这些竹竿举起来。

全猫的长度按参加人数的多少来决定,但人数一定要成双数。猫身上插点燃的神香,10支香为一炷,每隔18-20厘米一炷。

夜幕里,前有持香逗“猫头”的“老鼠”逃窜,后有“火猫”左右扑腾,上演着精彩的“猫捉老鼠”,场面颇为壮观。

舞猫人有点像日本的spy,就是人装扮成“猫”的样子来跳舞。

“猫人”头戴“猫头帽”,双臂、双腿都扎上了稻草绳。

在古时候,“猫人”的穿着十分讲究,男人头上要系一条毛巾,穿蓝靛布对襟上衣,中式长裤,红腰带黑布鞋。女人则要戴蓝靛布帽,穿蓝靛布大襟长袍,中式长裤,红腰带,黑色绣花布鞋,戴银制项圈手镯。

现在,随着时代发展,舞火猫的穿着也与时俱进,改为专门设计的“火猫服”了。

到了夜里,”猫人”到村外聚集起来,将神香点燃,插到帽上和身上的草绳中。

表演者排成一字长形,边走边舞。先在村外舞动一轮,再到圩上表演。到了较宽敞的地方,还有“绞麻花”的队形表演。

“火猫”起舞时,旁边还有用稻草结成的牛、马、猪、羊、鸡、鸭等禽畜,脚下安有木轮车,跟着“猫人”队伍后面舞动,预兆六畜兴旺。

表演完后,要把“猫”拿到河面上烧掉,这一仪式被称为“放龙归海”。

唐阳羽对此研究颇为深刻,唐惜雪则想不到她只是一句感概就能把这家伙的思维带进那么深刻的回忆之中,其实客观上也好,毕竟唐阳羽此刻生不如死,当他的大脑注意力再一次自然转移,他再一次可以把身体和大脑的痛苦短暂剥离,对他的身体和精神恢复有着双重好处。

表面上看唐惜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实际上还是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的人,唐阳羽从来、一直都是那个有准备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