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新婚:糙汉老公宠妻入骨 第270节(1 / 2)

加入书签

而且为了孩子将来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她也必须到大城市去。

大城市的教育资源,肯定比农场的教育好太多了。

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必须排除万难,参加高考,改变命运!

只是眼下还不知道高智源什么态度,会不会反对她离开农场。

前段时间,高智源拒绝了京城那边的工作调动,铁了心要在农场养猪,一股扎根农场的劲头,似乎永远也不想离开这里。

所以马小璇有点担心。

她必须好好跟高智源商量这事。

为此,她特意挑了个好时机。

晚上,她先在小土屋里把两个孩子哄睡,这是他们的常规操作,让孩子在小土屋里睡,然后夫妻两个回到大房子的床上尽情地玩自己的。

玩完了,才把孩子也接到大床上睡。

有时候累的睡着了,干脆就让孩子在大炕上睡一整夜。

这天晚上,依然是这个流程。

孩子在小土屋里睡下后,两个大人回到大房子里。

一通操作,高智源骨头都软了,魂也飞了。

马小璇这才趴在他怀里,把高考的事说了。

高智源想都没想,直接答应。

媳妇儿这么好,无底限地满足他,还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呢!

就是要他的脑袋,他也得给搬下来!

马小璇随即在他脸上一顿狂亲:“老公真好!”

马小璇本来还想再商量下其他事,奈何两人太累,直接睡了,连孩子都没接回来。

等到第二天,两人才抽空讨论了其他问题。

两人首先确定了一个前提,不管要不要参加高考,一家人不能分开,必须在一起。

所以不管马小璇去哪,都要带着三个拖油瓶。

两个孩子还好说,走到哪都能带着,关键是高智源的工作调动问题。

现在社会还没那么开放,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高智源必须有份正经职业,才能在城市生存。

现在返城知青那么多,城里的工作岗位有限,典型的僧多粥少。

除非关系够硬,否则街道办小作坊里的工作岗位都抢不到。

关于这一点,他们其实有一条退路,就是高智源在京城的八个兄姐。

但马小璇明白,高智源现在是死心塌地不想跟京城那边有任何牵扯,更不想靠他们获得工作机会。

马小璇也不想让高智源为了她而委曲求全,所以这条退路,大概也只是退路,他们应该不会选择。

申城的工作调动

那么,高智源的工作调动问题,就要靠他们自己解决。

自己解决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以高智源如今在农场的地位和关系,想要调到县城或者本省的城市,应该可以做到。

关键是,马小璇的目标城市不在本省。

她的目标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京城,一个是申城。

她最希望能到这两个城市去上大学。

京城就不用说了,是政-治、文化中心,天子脚下,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育资源是最好的。

而申城一直都是经济中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马小璇想在商场打拼的话,必须从大学就开始建立自己的关系网,所以选择在哪里上大学,直接关系到她以后的发展。

如果她在一个小城市上了大学,毕业后再到京城、申城这样的大城市打拼,那么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白白耽误时间,不划算。

所以她的目标很明确,考大学只选这两座城市:京城和申城。

那么高智源的工作调动也只有两个,要么调去京城,要么调去申城。

如果不靠关系,单纯凭借自己的话,想调到这两个城市工作,简直难于登天!

当然了,以高智源的聪明才智,高智源也可以考大学,夫妻两个考到同一个城市去。

只是两个人都上大学了,孩子怎么办?

在这个年代,两个在校大学生是不能同居的,即使是夫妻也很难,更何况同居带孩子。

所以必须有一个人参加工作,另一个人上大学。

这样一家人才有可能整整齐齐不分离。

马小璇把自己的分析说给高智源听,高智源也觉得是个难题。

还好现在还没明确要恢复全国高考,他们还有时间。

还是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马小璇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果然,过了没多久,他们真的等来了一个转机!

这个转机就是何院长。

何院长曾是申城最大的一家综合医院「仁慈医院」的院长,运动时,因为早年曾经留学岛国的经历,被打倒判刑。

跟高智源的经历差不多,也是先在劳改农场劳动改造,刑满释放后,被分配到新盛农场。

如今运动结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