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章(1 / 2)

加入书签

看皇上不再开口,华贵妃只得放出后招。

“缘分天定,不然皇上找个高人算上一算,说不定也不用咱们在这浪费时间,乱点鸳鸯了。”

皇上抬头疑惑道:“高人,哪来的高人?”

华贵妃不慌不忙的说道:“臣妾之前将佛珠手串放在宝华殿的佛前,得空的时候,也会沐浴熏香前去亲自诵经。

宝华殿现在请的这位慧灵大师,臣妾看着倒是有些本事,皇上不妨让他算上一算,看哪个合适。”

这位慧灵大师是太后请进宫讲经礼佛的,明面上自然与年世兰没有半分关系,哪里会知道这位慧灵大师在进宫前,年家就打点好了。

皇上也是考虑到慧灵大师是太后请进宫的,自然是放下心来。

“也好,朕这就让人去宝华殿一趟,等大师算出来合适的人选,朕争取在年前给世兰有个交代。”

一切按照预想的发展,年世兰嘴角微勾,“让皇上费心了。”

不多天,皇上就面带愁苦的来了翊坤宫。

“世兰,慧灵大师算出来的是年熙与张廷玉的女儿有些缘分,可是他家的几个女儿都是庶女,怕是……”

华贵妃面上故作为难的思虑了良久,等一大概一盏茶的时间才开口道:“既是上天注定,不妨就让他家年龄相仿的女儿嫁过去做侧福晋好了,这位分也算不低了,这样两边都不为难。”

“世兰可是怪朕,等日后朕知道有更合适的了,再赐给年熙做正妻。”

“那这样岂不是要让张廷玉大人心中不满。”

华贵妃已经达到目的,也愿意陪着皇上演一段君明妾贤。

“皇上不必为难,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先让张家年龄合适的女儿过去,以后的事再说吧。”

皇上欣慰的拍着华贵妃的手说道:“说好了是个嫡妻,没想到最终只给了年熙赐了一个侧福晋。朕有心想补偿点什么。”

华贵妃心里微微翻了个白眼,自然不会把皇上这些随口说的话当真。

但华贵妃还是面上带着感激的说道:“能得皇上下旨赐婚,年熙已经是深受隆恩,恐怕到时候喜不自胜,自是不会计较这些。”

皇上对华贵妃不恃宠而骄感到非常满意,心情舒畅的皇上直接大手一挥,说道:

“那行,朕明日就传张廷玉和你哥哥到养心殿,当面询问一番,双方都没有异议的话,到时候朕就直接下旨。”

“多谢皇上费心想着年家的琐事,臣妾感激不尽。”

翌日

下朝之后,在马蹄袖的掩盖下,盘着五彩珠串的皇上,将两位大臣传唤到养心殿。

听到这个消息的年羹尧目露沉思,他与张廷玉一向大道朝天各走一边,今天怎么一块被宣召了。

张廷玉心里也在犯嘀咕,不知道皇上为何事召见他俩。

皇上面对臣子,还是一贯的保持着面上的威严。

等两人行礼之后,皇上直接就开口道:“朕找高人算了一算,年大将军的长子年熙,与张家的幺女年龄相仿,颇有缘份。

你们二人都是朕的心腹大臣,朕想做主将张家幺女赐予年大将军的长子年熙为侧福晋,等年后成婚,你们两位新人的长辈,意下如何呀。”

年羹尧心中震惊,但面色不动的忍不住抬头打量了一下站在他身旁的张廷玉,张廷玉此时也正好看过来,两人面面相觑,一时竟把皇上晾在了上头。

皇上看着底下的两人大眼瞪小眼的也不说话,心中略有不耐道:

怎么这么麻烦,他之前给果郡王赐的婚,现在人家不是相处的挺好的。怎么就不相信他在这方面的眼光呢。

而且我这个做皇上的在上头问话,现在你们两个不吭声是怎么个意思。

底下的张廷玉看事透彻,心中自然是不想私下和年羹尧有关联,现在看着颇得恩宠,可这种功劳过高的名将,向来很难有好下场。

将来要是遇到事情,他是帮还是不帮。

年羹尧自然是知道对方想法的,可是别说张廷玉不愿意,他心中还不愿意呢。

他的好大儿差哪了,现在身子也日益健壮了,不愁娶不到朝中和他一路的世家中的嫡女,何必早早的先定下侧福晋。

可底下的两人即使想的再多,心中再不满,可都非常默契的在等着对方开口。

因为这种逆皇上意思的话,谁先开口谁就最不给皇上面子。

皇上喝了一口茶了,看着两人还没反应,不满的轻咳了一声提醒道:“莫非有别的想法?”

年羹尧最先反应过来,瞥了旁边一眼,狠了狠心说道:“皇上做主为年熙赐婚,微臣自然是不胜欢喜。”

皇上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就看向了张廷玉。

张廷玉多懂圣意,见这事无可更改后,就连忙跟上年羹尧的步伐,下跪谢恩。

等出了养心殿,两个都是体面人,互相闲话两句就各自回府了。

只是从今以后,两个不同道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