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3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一次,他们终于是摸到了高台的下方,便想要摸着往上攀爬。

高台入口距离地面只三米高,有一处斜坡上下,然而此刻斜坡上全是羊油,却是根本上不去,不仅烫手,而且还奇滑无比。

但苦于竹制的爬梯早就已被烧了个精光,所以他们也只能是就着高台的斜坡,强行摸着石头往上爬去。

只听到一阵阵“刺啦”声,那些勇士的手掌便纷纷是被炙烤过的岩石给烫得是皮开肉绽。

待他们好不容易耐着灼热之痛,强行登上,高台内的长矛却早就等候多时了,从洞口一阵突刺,又将他们给尽数刺了下去。

从下往上看,高台内是乌漆嘛黑一片,外面的人根本看不见里面到底什么情况。但是里面的人却能通过墙洞,把外面是看得一清二楚。

只要一有人露头,便会有长矛从中刺出,并贯穿其身体……

公山不狃这时却是管不了这么许多,命人又是一阵击鼓,显然是摆出了一副不死不休的态势来。

那一万人中的后排,听到鼓声,知道后方又来了援军,不禁是壮起胆子,大声呼喝,声音直冲云霄,高台上所有人都是听得是一清二楚。

叛军的这一声高吼,却是把刚刚退去后方休息的鲁侯宋又给吓了一大跳。

鲁侯宋匆忙赶到前阁查看情况。

正当鲁侯宋想要探头看去,却是被孔丘给一把拦住:

“君上不必看,场景……甚是惨烈!”

鲁侯宋不无担忧的问道:

“到底能否防得住?”

孔丘则是抱拳作揖道:

“君上不必忧心,这羊油火攻之计,皆在子明先生的算计之中,而且……我们还留有后手,请君上放心!”

鲁侯宋看了一眼一旁的李然,不禁是点了点头:

“好……如此甚好!”

话说公山不狃的叛军,只拥挤在这相对狭小的场地中,实是施展不开。

这高台的外围,就如同是一个葫芦,前面场地宽大,但是越是靠近高台处就越是狭小。

所以,所谓人多的优势,在这里反倒是成为了累赘。

这时,孔丘眼看时机应该大差不差,便是匆忙来到李然面前问道:

“恩公,现在是否可以水攻对之?”

李然却是一边观察,一边是摇了摇头:

“如今叛军气势已消,而且天色也已薄暮,残余之敌实不足为虑。水攻……或许可作为保留!可命人率军,逼退来敌!”

孔丘点了点头,不再多说,转头便又命右司马是带兵下去,与登楼之敌是短兵相接,厮杀在了一处。

果然,公山不狃见久攻不下,且暮色渐浓,虽是极不甘心,但还是只得选择鸣金收兵!

后山的暗道

公山不狃一连数番的进攻,竟都是无功而返。

而鲁侯宋听得外面的喊杀声渐渐稀少,知道是孔丘他们守住了,也不由是转忧为喜。

果然,很快孔丘便是前来禀告,说明敌人已被击退。

鲁侯宋闻言,也终于是长舒一口,但依旧是不无担忧道:

“只是,这公山不狃人多势众,此间虽能抵得了一时,但只怕也是抵抗不了太久啊……”

孔丘则是回道:

“请君上宽心,不日援兵既至,届时公山不狃将必败无疑!”

鲁侯宋听了,不由是一阵点头,面前的玉旒互相碰触,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声音。

“好!一切便都有劳孔卿了!”

……

大战了一昼,李然和孔丘都是在远处高阁上观战指挥。

他们其实也非常清楚,公山不狃其实还并没有使出全力。只因高台的地形,他即便是全军来攻,也很难占到便宜。

范蠡在一旁,则是喃喃道:

“这季武子,当年还真是老奸巨猾,也难怪当年季平子能够如此自信,一步步引诱鲁昭公入套。当年,莫要说鲁昭公本身便无有多少兵马,纵是有再多的兵力,只怕也是无济于事啊!”

李然闻言,亦是不由点了点头。

“是啊,此台虽是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实则是暗藏玄机,奥妙无穷啊!”

范蠡感慨道:

“大概,这便是长卿兄曾经时常所说的,‘地形者,兵之助也’?”

李然又点了点头:

“嗯,这一处确是充分利用了当下之地形,据于高阳而建,又可广蓄粮,真可谓通了地形之利!”

范蠡又居高俯瞰,若有所思道:

“此处高台虽是坚固,但经此一役也是能够看出一些破绽来。若是日后再要修筑此等据点,或可作一圆三环以为内外之呼应!”

“高台可作为一个居于正中,弓弩为御,并以此往外,第一环乃为步兵,第二环则为战车,从中穿行可接应各处。第三环则可筑一道壕沟,抵挡敌方战车无法进入……”

李然一边听着,一边是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