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8章(1 / 2)

加入书签

她俩在屋子最里头说话,汪建蔻在最外面,对着墙上的镜子梳头。估摸听到周知青的问话,她梳头的动作顿了顿。

王知青没发觉她的动作,很诚实的说:“比起当教师,我更喜欢做农活。这样才能跟农民朋友们打成一片,下乡才有意义。”

周知青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是。”

汪建蔻心里乐开花,王知青是个有力的对手,她要是不考,自己的胜算又多了两分。

她们屋里是个大通炕。

周知青跟王知青俩人坐在炕上说话,汪知青已经换上出门的衣服,临走到门口,跟王知青说:“我下午请假,去公社一趟。”

王知青说:“你去公社干什么?”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反正我请假。”

汪知青走到门口高傲地笑着说:“你们没有进取精神我有,你们不想回城我想。”

“有什么好得意的,不就是听说夜校老师加分,动了这份念头呗。”

等她走了,周知青很看不上地说:“她肯定去找余老师了,上午不是说余老师要往青凤夜校调么?说不定余老师知道考试标准,能提前给她透露。”

王知青明白汪知青要去走后门拉关系,去年余老师还找过汪知青表白,被汪知青拒绝了。

她把棉大衣锁到柜子里,淡淡地说:“管她呢。”

周知青生气地说:“她下午不去学习,咱们知青站又得因为她扣分。等到这个月分数评比,比不过人家,分得都是别的站不愿意干的活。平时偷奸耍滑也就够了,知青的本分怎么就给忘了?”

不光是下午学习,青凤的知青还要跟着村民们一起到大队部搓麻绳、编箩筐、织席子,汪知青不干,她手上的活自然要摊到其他人身上。

汪知青反正不管下午干活的时候其他知青怎么想她,回头知青点的队长会不会批评她,她先去公社找到了余老师。

两个人臭气相投,在走后门的事情上一拍即合。

腊月初五。

苏乘棠在刘燕春的屋子里,窗外已经开始飘落雪花。

煤炉烧的热气腾腾,毛豆在屋子里穿着秋衣秋裤坐着炕上玩。

“你说说你给我做什么棉袄。”

刘燕春嘴上埋怨着,心里倒是很高兴。她家里就属大儿媳妇手艺好还惦记人。

棉袄刚穿上身,苏乘棠又把棉裤递给她。刘燕春套在身上,一大会儿功夫,脑门就冒汗了。

苏乘棠不想让她得风寒,也不想公爹上山砍柴。取暖保暖的手段都给安排上,不管公婆愿意不愿意,她都这么做了。

刘燕春是个知道好赖的人,收下了苏乘棠的一番心意:“你的棉袄棉裤做了没?”

苏乘棠笑着说:“小君在我屋里帮我蓄棉花呢,蓄完棉花走了线,再把扣子缝上就妥了。”

苏乘棠不着急穿厚棉袄,她不像其他人,要出去干活、串门,她就在东屋里一待就是大半天,不出去自然就不着急给自己做。

但家里不光是刘燕春和张恩蕾,还有杨茹都暗搓搓地催她给自己赶紧做上。这两个月一直给她打下手的小君,更是亲自给她量了尺寸,大有你自己不做,我可就动手做的架势。

苏乘棠这两天有功夫,干脆把自己的棉袄安排上了。

“要是棉花不够再跟娘说。”刘燕春笑呵呵地说:“今年你二弟又把奖金汇回家了。娘手上宽裕,除了给他攒着娶媳妇的,剩下的娘都给他花咯。”

苏乘棠哭笑不得地说:“那也不至于。”

刘燕春唬着脸说:“他经常不回家,娘都靠你们几个照顾,花点小钱怎么啦。”

苏乘棠转念一想,也对。照顾双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呗。总不能让霍老二成了甩手掌柜。再说刘燕春也就是嘴巴上这么说,就是想让苏乘棠多跟当婆婆的张张嘴。

想清楚这一点,苏乘棠脆生生地答应了。

刘燕春就喜欢苏乘棠不扭扭捏捏的劲儿,说了会儿话让苏乘棠回屋里去。

已经进了腊月,家家户户都为了年关做打算。

大队部的活早就停了下来。

想要多挣点钱的,可以过去跟知青们一起干活,不愿意干活的,就在家里猫冬。

霍家两位家长带头不歇着,晚辈们自然没有猫冬的意思,每天只要没事依旧到大队部里干活去。

刘燕春今天回来早,苏乘棠交代完刘燕春要注意保暖以后,从主屋里出来,遇上干活回来的张恩蕾。

张恩蕾气呼呼地往西屋里走,没看到苏乘棠,高大的背影看起来受到不少委屈,走路一倔一倔的,看得出来很不甘心。

杨茹跟她一路回来了,脚上还穿着苏乘棠给做的新棉鞋,走路带风。

她在大队部比较了一圈,没人比她脚上的棉鞋更新潮暖和了,遇到苏乘棠难得露出笑脸:“大嫂,怪冷的咋不进屋?”

苏乘棠抬起下巴往西屋第二间房间昂了昂,杨茹立马明白苏乘棠的意思,拉着苏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