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节(1 / 4)

加入书签

名分这东西,有时候真不是一般的重要。

而现在嘉禾开始着手清理文人士大夫,难保李世安不会觉得这是个可趁之机。想要安抚住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利用婚姻与李世安结为秦晋之好。

过去嘉禾想的不过是利用成婚的借口将这些勋贵子弟骗至京师来做人质,现在看来,她是不得不将人质捧到她丈夫的位子上来。

当然,她也可以不选李骏,郑牧之子郑椟也有资格成为皇夫。她只要嫁给郑椟,然后向郑牧许诺成婚之后分权给自己的丈夫,驻扎辽东的郑牧便会为她钳制住东边山海关的李世安。

但无论怎么选,能够与她成婚的那个人,都不可能是苏徽。

“苏先生又离开了,对么?”杜银钗在问起这句话的时候,免不了叹息。

她也是从嘉禾这个年纪过来的,在她年少的时候,也曾有过真心爱慕的人。

“是。”嘉禾平静的说出了这个字,奇怪的是她竟然没有多少悲伤——也许是因为她早就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苏徽毕竟和她是不同世界的人,每一次的相遇就如同一场美好的幻梦、如同春天时看见百花盛放。美梦醒后也就消散了,春过之后鲜花也就凋零了,挽回不了的。更何况,对她来说,苏徽更像是月亮,她受其指引,爱其华光,却从未想过能够摘下月亮。

就让他回去吧,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很美好,他该平安喜乐的度过这一生,而不是在荒蛮的夏朝几次三番因为她的缘故险些送命。

李骏和她不过几面之缘,她去见过那个年轻人,他对她并不满意,却又实在是很想要她手中的权力。

嘉禾看穿了他的不情愿和贪婪,却没有点破。而心中始终嫌恶“赘婿”身份,又终究还是被至高权力所诱惑的年轻人在自然是恭敬的接受了婚约。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筹备着,婚期如无意外应是年末。

至于真的到了那一天会发生什么,嘉禾也不清楚。

她接到了边疆官僚递上来的消息,说李世安带着一支军队已经动身南下了。名义上是来参加儿子的大婚,恭祝新人。但哪位来参加儿子婚礼的父亲,会在身后带着千军万马?

“传荣靖长公主。”她深吸了口气平复心绪,对侍从吩咐道。

、(四十一)

荣靖很快进宫。在嘉禾传召之后不过小半日,她便出现在了自己妹妹的面前。身上穿着的不是皇家女子面圣时的朱红大袖,而是一身简练的戎装,进殿铠甲叩击,发出清脆的声响。

算起来她已有半个多月未曾卸甲,若不是她日以继夜的带兵巡视着京都,只怕眼下的局势会更乱。

她走入乾清宫的时候未曾除去腰间佩剑,这点嘉禾也没有在意。现在是非常时候,她既然都已经将京都禁军悉数交给了荣靖,就不必在这些微末小节上斤斤计较。曾几何时她们姊妹二人也曾互相猜忌,争权夺利,但她们终归流着同样的血,事到如今自然而然的也就站到了一块。嘉禾不担心长姊会在这个时候突然给自己一刀,荣靖也不认为嘉禾会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候冲她下手。

“长姊,李世安即将南下。”嘉禾没有太多废话,在见到荣靖的那一刻便开门见山。

荣靖自然而然的在她对面找了个位子坐下,姊妹二人之间的是一副展开的北疆地图。在略一沉思之后,荣靖提笔,蘸着鲜红的朱砂,在图上画出了一条李世安可能的行军路线。

她们两个都早已不是天真少女,不至于真的认为李世安南下仅仅只是作为家翁来儿子婚礼上讨杯酒吃。

“他带着的多少军队?”荣靖问道。

“明面上只说是带了三万人马护卫他南下,但实际上的人数绝对不止三万。”

“山海关李世安能够掌控的兵马保守估计有二十万,但这个数字未必就是真的。”荣靖思路转的飞快,“李世安的军队不靠朝廷粮饷,他在边关之地组织了军屯,又蓄养了大批的商队,使之与东边高丽、北边罗刹以及海外西洋人互通有无——”

“干得还都是走私的勾当。”嘉禾说道这里加重了嗓音,脸色阴沉的几乎滴水。

“是的,走私。”荣靖点头,“所以朝廷没能从他手里收到商税,也不知道这些年他具体累积了多少财富,蓄养了多少兵甲。凡是派去山海关的官僚,不是两眼一抹黑灰溜溜的回来,就是不明不白的死了。就算你近年来一直以‘仁政’为名,一批批的命他麾下士卒解甲归田,但也终究是杯水车薪。”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嘉禾心烦意乱的叩击桌案,“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果李世安要南下,我们是否拦得住他。”

“他会南下,你应该早有预料吧。”荣靖看向嘉禾。

“预料到了。”嘉禾平静的回答:“李世安是野心勃勃之人,这点长姊你应当很久之前就看出来了不是么?我记得那时父亲还未驾崩,李世安为了避开被鸟尽弓藏的命运,主动辞去了官职,远离了京师,自称是要做一江湖散人。反倒是齐国公郑牧那些年始终停留在京师,惹来的关注和警惕更高。可那时你对我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