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节(2 / 4)

加入书签

。”

“天书”之上所有的能在端和年间展露头角的人才都在这八年时间里被嘉禾挑出并设法栽培,可那些能够为她所用,愿意为她效忠的士子,现在大多还很年轻,资历难以服众。

眼下朝野上下人人皆知,女帝好用年轻人,以往朝会之上,站在金殿高处放眼望去,所见解释鸡皮鹤发的老人,年长者做高官,既是一步步熬资历的结果,也能因其稳重让帝王放心。可是自嘉禾登基之后,逐步破格提拔少年郎,八年来京官的平均年纪都被拉低了不少,而这些气盛锐意的年轻人身居高位,也难免会有浮躁大胆的举动,惹恼了不少老臣。

苏徽是知道“天书”的存在的,三年前他向嘉禾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嘉禾曾将整本书都交给了他来翻译,苏徽认出了那本书是他那个时代的中学历史教材。初中生的课本当然不会有多深奥,能够提供给嘉禾的信息也浅薄的可怜,因此他对嘉禾说:“找时间我把我脑子里能够回想起来的夏史百官列传默出来给你。”

嘉禾听后并么有多少开心的模样,仍旧心事重重,“怕只怕才俊未必能入朕彀中。”

“怎么了?”

“感慨一下用人之难罢了。”嘉禾不欲多说。

《长相思》已然奏完,只是站在殿外的他们没有一个想要回去。左右有皇太后在殿内主持宴饮,嘉禾这个做皇帝的不出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苏徽听着隐约传来的觥筹交错之声,忽然想起了今晚所见宴席之上的一点违和。

方延岁不在。

今日赴宴的不仅有有道而来的功勋之子,还有京中高官显宦人家的子孙,可以说后世凡是与嘉禾扯出绯闻的年轻人都出现在了这里,然而这些人中没有方延岁。

这很不应该。方延岁身份不低,又被嘉禾所看重,就算他对嘉禾没有男女之情,并不打算迎娶女皇,在这样的时候也该来慈宁宫充个数才是。

再联想起不久前京师那两桩命案以及方延岁刑部官僚的身份,苏徽猜测道:“难道是方延岁他徇私枉法……”

不止是徇私枉法,嘉禾现在更怀疑周福寿的消息就是方延岁泄露出去的。毕竟他是少数知道周福寿存在的臣子之一。

“你要罢免方延岁吗?”苏徽心里多少有些欷歔,毕竟在他所知道的历史中,方延岁是个能干的大臣,也算得上忠心。只可惜死的早,如果多活一阵子,也不知道会站在怎样的立场。

“是。”嘉禾回答。

“罢免了方延岁之后你要用谁?”

“……林秀之。”犹豫了一会之后,嘉禾答道。

苏徽知道她向来行事果断,这时迟疑恐怕也是明白林毓做言官骂人的本事了得,可要是真让他入刑部主持公义,只怕是要坏事。

“你看,我怎么样?”苏徽指着自己问道。

他在夏朝其实也算不上孤身一人,三年前他有个假身份是“康彦徽”。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宋国公府的小少爷已经死了,但他也可以说这是误会,然后编造出一段狗血的故事来,比如说坠崖、失忆之类的。

“我的‘祖父’、‘父亲’,他们应该还记得我吧?”

三年前也不知是谁为苏徽安上了康彦徽这个假身份,为了让他能够天衣无缝的冒充康家子孙,还催眠了所有的康家人,三年时间过去,但愿催眠的效力还在。

作者有话要说:为了能够进入赛道,小苏哼哼唧唧的捡起了丢掉的马甲

、(二十三)

三年前韩国公一门之覆灭,因杜康氏之死而起,宋国公康懋假意为女伸张冤屈,实则是充当了女皇扳倒杜雍的急先锋。杜雍死后,宋国公府也着实风光了一阵,康懋以功臣自居,满心以为自己的子孙能够被皇帝重用,说不定还能取代朝堂之上杜雍的位子。

可惜他康家并无多少值得嘉禾青眼有加的才俊,于是三年过去,康家又再度恢复了沉寂。这些年看着一个接一个的年轻士子被女皇一手推上高位,康懋替自家子侄眼红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悄悄感叹自己那个名叫“彦徽”的孙儿死的真是太早太早。端和五年,苏徽在乾清宫中与嘉禾长谈了一夜之后回到了二十三世纪,走得时候完全忘了康家上下。康懋满怀焦灼与不安的找到了一个面圣的机会,问女皇他的孙儿去了哪里。嘉禾无可奈何的胡诌,说康彦徽死了,康懋为此悲痛不已,还病了一场,也不知是哭这个与他其实毫无血缘关系的孙子,还是哭他康家少了一条飞黄腾达之路。

康家没有多少读书识礼的家风,从匪盗一跃而成贵胄之后,享乐纵情是这一家老小的日常,这样的人家要培养出能臣是不可能的,想要富贵显达,便只有走弄臣的路子。三年来康懋想要陆陆续续又往嘉禾身边送了好几个容貌隽秀的孙辈,都被嘉禾哭笑不得的退还回了本家。康懋于是死心,不再奢求能讨好皇帝,近来甚至还渐渐的开始约束族中后辈,不许他们仗着身份肆意欺凌京中百姓——这是他担心自己走后,骄矜的子孙们在没有靠山的情况下乱来会惹出大祸,索性提前叫他们提前适应夹起尾巴的生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